《水调歌头·多景楼》原文赏析

  • shuǐ
    diào
    tóu
    ·
    duō
    jǐng
    lóu
  • [
    sòng
    dài
    ]
    yóu
  • jiāng
    zuǒ
    zhàn
    xíng
    shèng
    zuì
    shǔ
    zhōu
    lián
    shān
    huà
    jiā
    chù
    piǎo
    miǎo
    zhù
    weī
    lóu
    jiǎo
    lín
    fēng
    beī
    zhuàng
    fēng
    huǒ
    lián
    kōng
    míng
    miè
    wǎng
    shì
    sūn
    liú
    qiān
    yào
    jiǎ
    wàn
    zào
    宿
    xiū
  • lòu
    zhān
    cǎo
    fēng
    luò
    suì
    fāng
    qiū
    shǐ
    使
    jūn
    hóng
    fàng
    tán
    xiào
    jìn
    jīn
    chóu
    jiàn
    xiāng
    yáng
    dēng
    lǎn
    miè
    yóu
    rén
    shǔ
    hèn
    àn
    nán
    shōu
    shū
    qiān
    zài
    míng
    hàn
    jiāng
    liú

原文: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相关标签:豪放咏史怀古爱国水调歌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江东一带,有许多地势险要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像屏障一样雄伟的镇江。山连着山,就像画图一样广阔,云雾缭绕,水面隐约可见,美丽的景色中耸立着高楼大厦。战争再次爆发,战鼓和号角声在风中显得格外悲壮。烽火连天,明明灭灭,隔着江面相望,如同烟雾般的往事,回想起孙权和刘备在这里商议破曹的大事。当年孙刘联军的军容啊,银戈金甲在千里之外闪耀着光芒。士兵们露宿野外,万家炊烟升腾,就像今天的宋军一样。

露珠结在草上,风吹黄叶飘荡,正是金秋时光。方滋啊,你的气魄真是宏大豪放。感叹现在的忧愁,怀念古时的忧愁,都被你一笑而过。难道你没有看到羊祜曾经登上岘山,观赏襄阳吗?那里无数登山的贤士早已消逝无能。他们的遗憾难以弥补,令人感到悲伤。只有羊祜的名字流传了千年,他的英名就像浩浩汉江一样流长。

注释: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登楼游宴,写下了这首词。当时金兵占据淮北,镇江成为江防前线。

江左:长江最下游的地方,即今江苏省等地。

徐州:指镇江。东晋南渡时,设立侨州侨郡,曾以徐州治理镇江,所以镇江也被称为徐州或南徐州。

缥缈:似有若无。

危楼,高楼。

鼓角:战鼓和号角。

烽火:边防报警的烟火。

明灭:忽明忽暗。

孙刘: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刘备,曾联合破曹操。

曜:照耀。

戈甲:兵器和盔甲。

灶:军中的炊灶,指军营。

貔貅:猛兽,喻指勇猛的战士。

使君:古代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指方滋。方滋(1102-1172),字务德,严州桐庐(今属浙江)人。因为家族的关系而进入官场,当时担任镇江府的事务。

宏放:通达豪放。

黯:昏黑。

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晋泰始五年(269年)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镇守了十年。

汉:指汉江,流经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水调歌头·多景楼》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陆游在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担任镇江府通判的情景。当时,金兵占据淮北地区,而镇江府位于江防前线。在镇江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内,有一座名为多景楼的建筑。在孝宗隆兴二年十月初的一天,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上多景楼,参加了一场游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陆游内心感叹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赋。 《水调歌头·多景楼》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景凄凉。作者通过描写秋景的凄凉,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接着,作者转而写自己登楼所怀,表现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他用“江山如画”来形容眼前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国家兴衰的担忧。最后,作者以“天地悠悠”来总结全词,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篇赏析通过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国家的热爱和关注。作者通过描写景物的壮丽和凄凉,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描写自己登楼所怀,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整篇赏析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水调歌头·多景楼》赏析详情»

赏析二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分析和解读。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广阔的空间范围和壮丽的景色,以及江山的形势险要。接下来的四句则转向了悠久的历史和残存的历史陈迹,通过鼓角悲壮和烽火明灭来表现出历史的壮阔和气象的豪雄。诗的最后五句则以“不见”二字为引,再次提到了历史人物羊祜,展示了今日的俊彦登楼和宾主谈笑的场面。

整篇赏析通过对诗中各个句子的解读,分析了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历史元素,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展示了历史的厚重和悠久。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对诗的内容和表达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分析了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水调歌头·多景楼》赏析二详情»

宋代诗人陆游的照片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

猜您喜欢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宋代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寒蛩 一作:寒虫)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宋代 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行路难·缚虎手

宋代 贺铸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