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龙:此处指明思宗朱由检。
宾天:指明思宗自缢死。
群龙:指明朝王室子孙。
潜龙、飞龙:均指王室子孙。
白衣苍狗:同白龙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浮云:以浮动在空中的云比喻事物变幻无定。
半壁:半壁江山,谓明朝江山只剩下一半,一部分。
燕处堂:比喻居安而无远虑。
正统:指明代直系宗室。
一线:指一支派系的后嗣。
沸似汤:指局势急迫紧张。
电:电火,闪电,喻极快。
高帝: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隆准卽高鼻。隆准公指后唐王。
社稷:土谷之神。
粤秀:山名,一作越秀山,又名越王山,俗名观音山,在今广州市区北部。
煤山:即景山,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处。
藁葬:指临时葬于藁草之中。
汉台东:指明朝东陵。
三尺荒陵:指明朝皇陵。
枕郊甸:指明朝皇陵位于郊外。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译文及注释详情»
亢龙:此处指明明朝思宗朱由检。
宾天:指帝王之死,此处指明明朝思宗自缢死。
群龙:指明朝王室子孙,如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
潜龙、飞龙:均指明朝王室子孙,暗指他们可能会恢复王朝的统治。
白衣苍狗:同白龙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浮云:以浮动在空中的云比喻事物变幻无定。
半壁:半壁江山,谓明朝江山只剩下一半,一部分。
燕处堂:比喻居安而无远虑。
正统:指明代直系宗室。
一线:指一支派系的后嗣。
百日朝廷:指后唐王朱聿(左釒右粤)所立南明,为期仅数十天,百日举其整数。
沸似汤:指局势急迫紧张。
电:电火,闪电,喻极快。
高帝: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隆准卽高鼻:隆准公指后唐王,高鼻指朱元璋。
社稷:土谷之神。历代封建王朝必先立社稷坛墠。灭人之国,必变置灭国的社稷。因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志。身殉社稷即为社稷而身死。
粤秀:山名,一作越秀山,又名越王山,俗名观音山,在今广州市区北部。
煤山:即景山,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处。
藁葬:草草埋葬,藁指草。
汉台:旧时广州城北郊古台,早废。
郊甸:郊野。邑外为郊,郊外为甸。
角立:据角而立。
诸王:指后唐王弟辈子侄等明王室贵胄。
彦:才德杰出的人。
左瞻右顾:犹言向左右四处看。
垒垒:连绵重叠貌。
万古句:谓千万年来人只能占得一丘土,无分贵贱全都如此。
陌亡:路上。
溅:飞洒,飞溅。
重泉:谓地下,死者之所居。犹言黄泉,九泉。
九献:帝王宴请上公的仪节,献酒共九次。此处指祭供之物。
钟山: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郊。
除:维修,修治。
坛墠(shàn):祭祀场所。坛为土筑高台,墠为郊外土地。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注释详情»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是一组共四章的诗歌,其主题可以理解为对寒食节作为诸先辈名人陵墓的歌颂。仙城是指陵墓和坟冢的美称,将人的逝葬比喻为成仙,因此将葬墓称为仙城。绍武陵是指南明后唐王朱聿(左釒右粤)的墓地。
诗歌的背景是明朝灭亡后,清朝顺治皇帝建立。明皇族的直系子孙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相继建立南明,自称皇帝。然而,南明唐王朱聿键在1646年被清兵俘杀于福州,而他的弟弟朱聿(左釒右粤)在广州继位。与此同时,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登基,形成了南明小王朝内部的争斗。不久后,广州被攻陷,后唐王被俘并自缢。桂王则逃云贵,流亡十六年,最终被吴三桂俘杀于昆明。绍武陵即是南明后唐王朱聿(左釒右粤)的陵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历史的感慨和怀念之情。作为明朝的遗民,成鹫站在明朝正统的地位上,赞美了明崇祯皇帝以及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人,美化了南明小王朝的历史事件,并对朝代更迭和人事变迁感到深深的感慨。诗歌的气势雄伟,古朴而有力,具有一代史诗的风采。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赏析详情»
成鹫(1637-1722)是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的一位僧人。他的俗姓是方,名觊恺,字麟趾,出生在番禺(今属广东省)。他出身于书香世家,家境富裕。成鹫的个性豪放倜傥,他的诗文也同样充满了豪放的气息,没有雕饰,颇有庄子的风格。
成鹫被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他的作品包括《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这些作品涵盖了佛教经典的解说、山水志、诗集等多个领域。
除了他的文学成就,成鹫的生平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事件。然而,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补充。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
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