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浔阳即景》原文赏析

  • sài
    hóng
    鸿
    qiū
    ·
    yáng
    jǐng
  • [
    yuán
    dài
    ]
    zhōu
    qīng
  • cháng
    jiāng
    wàn
    bái
    liàn
    huái
    shān
    shǔ
    diǎn
    qīng
    diàn
  • jiāng
    fān
    piàn
    jiàn
    shān
    quán
    qiān
    chǐ
    feī
    diàn
  • wǎn
    yún
    biàn
    lòu
    xīn
    yuè
    chū
    xué
    shān
  • sài
    hóng
    鸿
    lái
    xiàn
    线

原文: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相关标签:秋天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像一条长长的白色绸缎延伸到远方,淮河两岸的青翠远山连绵起伏。
几片白帆如箭一般地驶过江面;山上的清泉从高耸陡峭的悬崖上飞奔而下,犹如迅捷的闪电。
晚云弥漫凝结成晶莹的露珠,新月呈半圆形,像扇面一样。
从塞外归来的大雁在高高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宛如一条细细的银线。

注释:
浔阳:指今江西九江市。
即景:描述眼前的景物。
练:指白绢。
淮山:泛指长江以北淮河流域的山。
淀:同“靛”,即靛青,一种青兰色的染料。
江帆:指江面上的船。
“新月”句:新月开始变得像团扇一样圆了起来。
塞鸿:边地的鸿雁。
新月初学扇:指新出现的月亮,圆得像团扇一样。班婕妤的《怨歌行》中有句:“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塞鸿秋·浔阳即景》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浔阳江是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一段河流。它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使得它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之源。其中一位作者在傍晚登上浔阳城楼,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浔阳江》。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可以想象,当时的浔阳江一定是一派繁华景象。浔阳城楼作为观赏江景的最佳位置,让作者可以一览江水的壮丽景色。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映照出一片金黄色的光辉。江水波光粼粼,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爽。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衬下,仿佛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到了浔阳江的壮丽和美丽。他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江水的波澜壮阔,山峦的秀美和夕阳的辉煌。他的笔触流畅而自然,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的诗句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了他对浔阳江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使得它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意义。浔阳江作为江西九江的一条重要河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它见证了九江的繁荣和变迁,也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和留下的千古佳作。这首《浔阳江》正是其中之一,它通过作者的笔触,将浔阳江的美丽和壮丽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总之,这首《浔阳江》是一首描绘浔阳江美景的诗歌作品。它的创作背景使得它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意义,展现了作者对浔阳江的深深眷恋之情。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浔阳江的壮丽和美丽,也可以了解到浔阳江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 《塞鸿秋·浔阳即景》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景物。晚霞渐渐散去,天空中的云朵变得稀疏,仿佛化作了露水洒在大地上。而新月初露,像是刚刚学会扇动起来,给人一种崭新的感觉。这两句以对比的方式描绘了天空中的变化,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有趣。



“江水流如带,山风吹欲倒”,这两句写的是江水和山风的动态。江水如同一条长长的带子,流淌不息,而山风吹来,仿佛要将山倒下来。这种对比的描写方式,使人感受到了江水和山风的强烈动力,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最后一句“浔阳江上秋帆过,满载珍珠欲破船”,将目光聚焦在江上的船只上。秋天的江面上,船只穿行而过,载满了珍珠,仿佛要将船压破。这句诗以船只为主题,通过珍珠的形象,表达了船只的负重和压力,给人一种紧张和激动的感觉。



整首诗以浔阳江边的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江山的各个景点,展现了浩渺壮观的景象。诗人运用比喻和想象,使诗句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形象。整首诗既有宏大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描写,给人一种壮丽雄奇又充满韵味的感受。

《塞鸿秋·浔阳即景》赏析详情»

周德清

周德清(1277-1365)是元代的一位文学家,他的字是日湛,号是挺斋,出生在高安(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他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周德清擅长工作乐府和音律,他一生都没有担任过官职。他著有一本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这使他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音韵学家之一。他也是元代杰出的音韵学家和戏曲作家。他的散曲创作在《录鬼簿续篇》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编著的《中原音韵》对中国音韵学和戏曲史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全元散曲》中收录了他的小令31首和3套套数。周德清于至正己年(1365年)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猜您喜欢

秋词二首

唐代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长相思·云一涡

五代 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和长孙秘监七夕

唐代 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