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请问古往今来谁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是三国的农夫诸葛亮,一个是周朝的渔翁姜太公。一个隐居南阳,一个栖身东海海滨,都是一举成功。诸葛亮名成八阵图,姜太公梦兆飞熊并写下《六韬》兵书。但转眼霸业都成空,带来无穷的遗恨。如今只看到蜀道上的寒云,渭水上的秋风。
注释:一位农夫:指诸葛亮。因为他曾经“躬耕南阳”。一个渔翁:指姜太公,因为他曾经钓于渭水。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即隐居。南阳:今属河南,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栖身东海:《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处士,隐海滨。”八阵图:《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卧龙:指诸葛亮。六韬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的一部兵书。分文、武、虎、豹、龙、犬六韬。飞熊:周文王得姜太公的梦兆。蜀道寒云:极言蜀道之险峻。渭水秋风:言在羁旅中过生活。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渭水:姜太公曾垂钓于渭水边。
《蟾宫曲·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蟾宫曲·怀古》是查德卿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怀古咏史之情。诗中作者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回答了“谁是英雄”的问题,并点明了怀古的对象。
诗的开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问从来谁是英雄?”这个问题引出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思考。紧接着,他在诗中描写了一个农夫和一个渔翁。通过这两个形象,作者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并对他们进行了评价。
诗中提到的“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指的是诸葛亮和姜太公。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曾在南阳隐居,而姜太公则在渭水边垂钓,过着悠闲的生活。这两个人物都是历史上的英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诗中还提到了“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和吕尚的丰功伟绩。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创造了八阵图,被誉为“卧龙”。而吕尚则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成就了《六韬》中所述的功绩,被称为“飞熊”。这两位英雄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为历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然而,诗的结尾却带有一丝悲凉的感慨:“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诸葛亮和吕尚所建立的“霸业”最终化为泡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逝。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英雄事业的无奈和遗憾之情。
总的来说,查德卿的《蟾宫曲·怀古》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诸葛亮和吕尚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英雄事业的遗憾和无奈。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情感的表达。
《蟾宫曲·怀古》赏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张可久(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是元代的一位曲家,关于他的名字、籍贯、出生年份、去世年份以及生平等方面的信息并不详细。大约在元仁宗延佑年间活动。他擅长创作曲牌,其中在太平乐府中选录了很多他的作品。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将他列为“词林英杰”之一,共有一百五十人。明代李开先在评价元代散曲时,首推张可久和乔吉,并且还提到了查德卿,可见张可久的曲名较为高雅。
张可久的散曲作品内容涵盖了吊古、抒怀、咏美人伤离情等主题,风格典雅。他的作品在元代的音乐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关于他的具体生平和作品的详细信息目前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