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宁可少活十年,也不可一日没有权。大丈夫时运不顺,命途多艰。有朝一日如果天随人愿,一定要超过田文养客三千。
注释:天净沙:又名塞上秋,属于越调宫曲调。体段短小,宜即兴抒情。
时乖命蹇:时运不顺,命运不好。乖,相背;不合。蹇,不顺利。
田文:即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以好客重人才著称,门下食客数千人。
《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曲子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经历。据描述,这首曲子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61年至公元1286年之间。作者在任东平路行军万户期间,为当地老百姓排忧解困,通过向当地豪绅借贷钱粮并补还欠赋,使得该路得到了良好的治理。然而,这些行为引起了当地豪绅的不满,他们通过谗言诋毁作者。由于这些谗言的影响,作者最终被贬职。在被贬职后,这些豪绅们立即向作者追讨债务。后来,忽必烈得知了这一情况,并通过内府发还了债务。这首曲子就是作者在经历这一情况后所创作的。 《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讲述了一首曲子的内容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曲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一个观点:有了权力,就能得到一切。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到了这个残酷的现实社会,他曾经在权力的推动下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却因此引起了当地豪绅的不满,最终被罢官。这使得作者深刻地认识到,权力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权力的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他希望能够东山再起,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首曲子以平白的语言表达了权力在某些人心目中的地位,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作者的人生体验和对强权社会的愤怒谴责。同时,在艺术上,作者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反语的修辞手法,使得这首曲子更加生动有力。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对曲子内容和作者经历的分析,揭示了权力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者对权力的迷恋与希望。同时,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首曲子更加生动有力,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屈服的精神。
《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赏析详情»
严忠济(?—1293)是一位忠翰,字紫芝,出生于长清(今属山东省)。他是严实的儿子。元太宗时,他继承父亲的职位,成为东平路行军万户。在元世祖攻打宋朝的战争中,他有战功。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他被任命为中书左丞,负责江浙省事。他的仪表非凡,擅长骑射。在治理东平期间,他让当地的豪绅和百姓缴纳所欠的赋税。卸职后,豪绅们向他讨债,忽必烈听说后为他偿还了债务。因为年老,他辞去了资德大夫中书左丞行浙江省事的职位。他擅长曲艺,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将他列为词林英杰之一。《金元散曲》中收录了他的两首小令。最终,严忠济于1293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