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 (qián) - 天、阳、刚健之意,又指天空、天气等。
坤 (kūn) - 地、阴、柔顺之意,又指大地、土地等。
俯仰 (fǔ yǎng) - 低头仰望,形容人的姿态。
贤愚 (xián yú) - 聪明智慧和愚笨愚昧。
醉醒 (zuì xǐng) - 酒醉和清醒。
今古兴亡 - 指现在和过去的兴盛和衰败。
剑花 (jiàn huā) - 指灯心的余烬结为剑花形。
夜坐归心壮 - 形容思归的心情强烈、旺盛。
他乡 - 指离开家乡的地方。
九日明朝酒香 - 指第九天的早晨酒香。
一年好景橙黄 - 形容一年四季的美好景色。
龙山 - 在今湖北江陵县。
西风树响 - 形容西风吹过时树叶发出的声音。
吹老鬓毛霜 - 形容风吹老人的胡须和头发上结霜。
《满庭芳·客中九日》译文及注释详情»
客中九日:指在他乡度过重阳节的九天。
剑花:指灯心的余烬结成剑花状。
归心壮:形容思归的心情强烈、旺盛。
龙山:位于今湖北江陵县的山名。
《满庭芳·客中九日》注释详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是元朝重要的散曲家和剧作家。
张可久与乔吉并称为“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他在元朝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关于张可久的生平和事迹,目前所知不多。他的具体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都没有确切的记录。根据一些文献记载,他大约生活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张可久以散曲和剧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在元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曲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风格独特,语言优美。他的剧作则以历史题材和传奇故事为主,情节曲折,表现力强。
张可久与乔吉合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作,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双壁剧”。这些剧作在元代戏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张可久的生平和作品资料有限,但他作为元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欣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