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林深藏却云门寺:云门寺深藏山林间。云门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云门山上。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越国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苎萝人去:指西施离开越国。苎萝:即苎萝山,这里就是西施浣纱之处。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烧丹傍井:在井水旁炼丹。试墨临池:浙江省永嘉故县积谷山的脚下,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守永嘉时,常临池写字,池水因此变黑,宋朝米芾为池题辞,写下“墨池”二字。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人月圆·会稽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人月圆:曲牌名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注释】人月圆是一首曲牌名,会稽是指曲牌的来源地,即今浙江省绍兴县。
林深藏却云门寺:云门寺深藏山林间。云门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云门山上。
【注释】云门寺是一座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南云门山上的寺庙,它隐藏在茂密的山林之中。
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越国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注释】若耶溪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传说是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浣纱溪。
苎萝人去:指西施离开越国。苎萝:即苎萝山,这里就是西施浣纱之处。
【注释】苎萝人去指的是西施离开越国的情景。苎萝山即指西施浣纱的地方。
烧丹傍井:在井水旁炼丹。
【注释】烧丹傍井指的是在井水旁边炼制丹药的情景。
试墨临池:浙江省永嘉故县积谷山的脚下,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守永嘉时,常临池写字,池水因此变黑,宋朝米芾为池题辞,写下“墨池”二字。
【注释】试墨临池指的是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浙江省永嘉故县积谷山脚下的池塘边写字的情景。由于他经常在池塘边写字,池水因此变黑。宋朝的米芾为这个池塘题字,写下了“墨池”二字。
《人月圆·会稽怀古》注释详情»
《会稽怀古》是一首描写云门寺的诗歌。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将云门寺的环境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想象力。他用“林深藏却”四个字,将寺庙周围的茂密树林勾勒出来,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接着,他用“回首若耶溪”这句话,展现了另一幅画面:当你站在古寺里,回头望去,可以看到一条宽阔的溪流。这一景象让人感受到宁静和开阔。
随后,诗人将目光从现实回溯到历史,想到了西施和王羲之的逸事。这种历史的回忆给人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整首诗给人一种闲适放达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在云门寺中的宁静和自由。
通过这篇简析,我们可以看出,《会稽怀古》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云门寺的环境,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给人一种闲适放达的感觉。这首诗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在云门寺中的宁静和自由,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人月圆·会稽怀古》简析详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是元朝重要的散曲家和剧作家。
张可久与乔吉并称为“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他在元朝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关于张可久的生平和事迹,目前所知不多。他的具体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都没有确切的记录。根据一些文献记载,他大约生活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张可久以散曲和剧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在元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曲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风格独特,语言优美。他的剧作则以历史题材和传奇故事为主,情节曲折,表现力强。
张可久与乔吉合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作,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双壁剧”。这些剧作在元代戏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张可久的生平和作品资料有限,但他作为元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欣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