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南湖至石帆诗》原文赏析

  • fàn
    nán
    zhì
    shí
    fān
    shī
  • [
    nán
    beǐ
    cháo
    ]
    xiè
    huì
    lián
  • guǐ
    chū
    chuān
    shǐ
  • lián
    fán
    yàng
    cān
    chà
    céng
    fēng
    zhì
  • xiāo
    shū
    shēng
    weī
    bái
    yún
  • dēng
    shè
    ?
    pàn
    xīn
    ěr
  • wán
    wán
    yǒu
    jié
    zài
    xìng
    xìng

原文: 轨息陆途初,枻鼓川路始。
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
萧疏野趣生,逶迤白云起。
登陟苦跋涉,?盼乐心耳。
即玩玩有竭,在兴兴无已。


相关标签:自然写景山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刚刚停下陆路车马,举起桨开始在湖上游览。
涟漪丛生,波浪荡漾,远方群山错落耸立。
村落稀疏,野趣丛生,绵延不绝白云升起。
登上高山苦于跋涉,观赏风景乐在心里。
尽情游玩定有终时,而我兴味无时可止。

注释:息:停止
枻(yì):桨
鼓:摇动
涟漪(lián yī):细小的波纹
参差:错落不齐。
峙(zhì):耸立。
萧疏:稀疏
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绵不绝
陟(zhì):登高
?(bì)盼:泛指观赏风景
竭:完,尽
已:停止,完毕。 《泛南湖至石帆诗》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在会稽境内筑堤蓄水,形成了东湖;同时在山阴县境内也形成了南湖。而石帆山位于绍兴市东南十五里处,山北有一块形状像张帆的石壁。作者为了记录下南湖至石帆山的山水景色,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泛南湖至石帆诗》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字字精炼,语言简练,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整首诗以游览山水为主题,通过描绘湖水、山峦、村舍和白云等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了游览的辛苦和快乐,并以此启示人们,乐趣来自于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泛南湖至石帆诗》赏析详情»

南北朝诗人谢惠连的照片
谢惠连

谢惠连出生于407年,祖籍陈郡阳夏,出生地为会稽。他在10岁时就展现出了写作的才华,深受谢灵运的赏识。谢灵运常常对他的新作品赞叹不已,称赞他的才华难以超越。谢惠连曾被任命为本州辟主簿,但他拒绝了这个职位。

谢惠连的行为举止轻浮,不受人检点。他曾经深爱会稽郡吏杜德灵,甚至在父亲去世期间还向杜德灵赠送了诗作。这一行为引起了时人的非议,因此他无法进入仕途。由于官场失意,他成为了谢灵运的“四友”之一。

关于谢惠连的死亡,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

猜您喜欢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南北朝 谢灵运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战城南

南北朝 吴均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作蚕丝

南北朝 佚名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