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战士骑着青黑色的战马行走在去城南的路上,欲往那里参加战争。他十分英勇,曾经五次参加作战,多次突入敌军多层的包围。他的声名可比秦国名将白起,他曾经跟随秦王作战立下了不世的功勋。为了君王,他十分注重报国立功的意气,发誓如果自己没有建立功勋一定不会归来。
注释:
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的样子。
骊马:黑马。
畿(jī):区域。
鱼丽阵:古代作战时军队布置的阵势。
九重围:形容多层的围困。
武安将:指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他曾被封为武安君。
意气重:倒装句法,即“重意气”,实际指重报国立功的意气。
《战城南》译文及注释详情»
《战城南》是一首汉乐府旧题的诗歌,常被六朝文人用来创作。然而,吴均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与原作情调不同的悲壮氛围。他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在边塞立下功勋的壮志豪情。
吴均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内心的悲壮情感。他的诗中充满了悲壮的意象和氛围,展现了他对于战争和边塞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这种悲壮情感与原作的情调有所不同,更加突出了吴均个人的情感表达。
此外,吴均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他渴望在边塞立下功勋,为国家做出贡献。这种壮志豪情体现了他对于个人成就和荣耀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总的来说,吴均的《战城南》是一首悲壮的诗歌,与原作的情调有所不同。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壮志豪情和对于战争和边塞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这首诗展现了吴均个人的情感表达和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战城南》简析详情»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他出身贫寒,但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
吴均既是历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这是一部记载齐国历史的著作。此外,他还注释了《后汉书》九十卷,为后世研究后汉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除了历史学家的身份,吴均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被收集在《吴均集》二十卷中,可惜这些作品现已失传。
吴均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对于研究南朝梁时期的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著作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于了解齐国历史和后汉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吴均于520年去世,享年51岁。他的逝世给南朝梁文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