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At the place where the mountains meet the sky there is a lingering mist and clouds. Through the gaps in the bamboo forest one can see the setting sun casting its warm glow.
鸟儿从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在窗户间穿进穿出。
Birds fly over the eaves of the houses in the mountains and pure white clouds unexpectedly pass through the windows.
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Mountainous horizon: The edge of the mountain; the place where the mountains meet the sky.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Smoke: Refers to the mist inside the mountains.
竹中:竹林丛中。
Among the bamboo: In the midst of the bamboo forest.
窥(kuī):从缝隙中看。
Peek: To look through the gaps.
檐(yán):房檐。
Eaves: The roof overhang of a house.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This sentence describes how the houses on the mountain are situated at a high elevation allowing clouds to pass through the windows.
《山中杂诗》译文及注释详情»
本篇赏析是对吴均的《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进行的分析。诗人通过描写山居小屋的环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尚和热爱。
首先,诗中的“山际见来烟”描绘了远望山与天相接的地方,诗人远望时看见岚气云烟从天边飘来。这一描写再现了山居小屋环境的深邃和悠远,给人创造了一个幽深神秘的美感想象空间。
其次,诗中的“竹中窥落日”描述了诗人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视到的明亮清新的落日。这一描写增强了夕阳余晖洒落竹林时刻山居小屋环境的优雅和明亮的美感。
接着,诗中的“鸟向檐上飞”描绘了傍晚时分,鸟儿们在房檐上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这一描写展示了山居小屋近距离的清新、明快的场景,传达了一种愉悦与欣喜的情怀。
最后,诗中的“云从窗里出”表达了一种感觉,即站在山脚下远看山居小屋窗前的景象,洁白的云朵仿佛从窗户里飘出来。这种感觉给人留下了神奇的印象。
整首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描绘了四个独立的画面,通过连接这些画面,使人感受到高而深的山中的清幽和静谧。尽管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谧。这首诗通过对山居小屋环境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闲适自在的心情。
《山中杂诗》赏析详情»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他出身贫寒,但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
吴均既是历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这是一部记载齐国历史的著作。此外,他还注释了《后汉书》九十卷,为后世研究后汉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除了历史学家的身份,吴均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被收集在《吴均集》二十卷中,可惜这些作品现已失传。
吴均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对于研究南朝梁时期的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著作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于了解齐国历史和后汉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吴均于520年去世,享年51岁。他的逝世给南朝梁文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