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注释:
中庭:庭院中。
咨嗟:叹息声。
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其:指梅花。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尔:指杂树。
霜华:即前句“霜中能作花”的简称。华:通“花”。
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梅花落》译文及注释详情»
鲍照是中国南朝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公元439年,他因献诗而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然而,鲍照出身贫贱,家境并不富裕,这使得他在宦途上饱受压抑。在这段时间里,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
《梅花落》是鲍照在宦途上写下的一首代表作品。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凋零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鲍照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梅花是冬季中唯一开放的花朵,它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给人以希望和勇气。鲍照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反映了鲍照在宦途上的心路历程。他身处贫贱之中,面对压抑和困苦,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诗歌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展现了鲍照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
《梅花落》是鲍照在宦途上写下的一首感慨诗,它不仅展现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这首诗以梅花的形象为主线,通过描绘梅花的凋零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鲍照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性,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让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梅花落》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梅花的高尚品质,同时通过与杂树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诗人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杂树的质疑。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庭中杂树众多,但他却偏偏赞叹梅花。这里的“杂树”象征着无节操的士大夫,而“梅”则代表着高尚的旷达之士。通过将杂树作为梅花的衬垫,使得梅花的高尚品质更加突出。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单单偏爱梅花呢?”这个问题直接针对杂树,表达了诗人对杂树的质疑。然后,诗人回答了自己对梅花的赞美理由,即梅花能在严寒的环境中开花结实。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梅花和杂树在耐寒上的表现,进一步阐发了赞梅的理由。他指出,梅花能在寒风中媚春日,而杂树却只能招摇于春风,没有耐寒的品质。
整首诗的结构简单明了,语言直抒己见,没有雕琢和渲染的修饰。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如实道来梅花的特点和杂树的不足。诗中的句式韵脚随情所需,有五言也有七言,新奇而不造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梅花和杂树的形象,突出了梅花的高尚品质和杂树的低劣表现。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杂树的质疑,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梅花落》赏析详情»
鲍照(约415年~466年)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一起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他的字是明远,是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长期居住在建康(今南京)。
鲍照出生于一个贫贱的家庭。后来,当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时,鲍照被任命为前军参军。然而,刘子顼发动叛乱时,鲍照被乱兵杀害。
鲍照擅长乐府诗,他的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作品集被称为《鲍参军集》。
总结:鲍照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一起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他出生于贫贱的家庭,长期居住在建康。他擅长乐府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他在刘子顼叛乱时被乱兵杀害。他的作品集名为《鲍参军集》。
沵迆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
柂以漕渠,轴以昆岗。
重关复江之隩,四会五达之庄。
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
廛闬扑地,歌吹沸天。
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
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濬洫,图修世以休命。
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制磁石以御冲,糊赪壤以飞文。
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
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泽葵依井,荒葛罥涂。
坛罗虺蜮,阶斗麕鼯。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饥鹰厉吻,寒鸱吓雏。
伏暴藏虎,乳血飡肤。
崩榛塞路,峥嵘古馗。
白杨早落,寒草前衰。
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孤篷自振,惊沙坐飞。
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
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
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
凝思寂听,心伤已摧。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
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
岂忆同辇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
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
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