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即使为你献上:装在金杯里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绣着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着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也挡不住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希望你节制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君不见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难道有谁还能够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
注释:
奉:奉送。邰希葑给。卮(zhī知):古代盛酒的器皿。一本作“匜”。这句是说把用金杯盛着的美酒献给你。
玳瑁(dàimào代冒):一种和龟相似的海中爬行动物,其甲壳黄褐色,有光泽,可用做装饰品。
七彩芙蓉:多种颜色的芙蓉花图案。羽帐: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的帐子。
九华蒲萄:以许多蒲萄组成花纹的图案。蒲萄,即葡萄。锦衾:用锦做成的被子。以上四句是写赠送给人的四件解忧之物。
红颜零落:容颜变得衰老。寒光:寒日的光辉。宛转:转移。时欲沉:时将晚。这二句是说人已容颜衰败,年岁将老,正如月光转移,夜将深沉一样。
裁悲:制止悲伤。裁,免除。减思(sì四):减少愁思。思,忧愁。抵(dǐ)节:击节。抵,侧击。节,乐器名,又叫“拊”。行路吟:指《行路难》诗。这二句是说希望你克制住你的悲愁,听我用柑打着拍子来唱《行路难》。
柏梁:台名,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长安。铜雀:台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邺城(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北。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是歌咏宴游的场所。宁:岂、何。清吹:悠扬的管乐。这二句是说如今在柏梁和铜雀台上,哪还能听到古时悠扬的乐声呢。
《拟行路难·其一》译文及注释详情»
疑都是上等的珍宝。这种排比句的运用,使得诗篇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奢华华丽的氛围,给人一种豪华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首诗篇,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辛和困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中提到了“山难”、“水难”、“路难”等各种困难,以及“风雪”、“寒夜”等恶劣的环境条件。这些描写既真实又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诗人在行路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苦。
在描写困苦之余,诗篇中也融入了对友情和亲情的思念和怀念。诗中提到了“故人”、“亲朋”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篇更加贴近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诗篇中还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抱怨。诗中提到了“人生”、“命运”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命运的不满。这种思考和抱怨,使得诗篇更加深刻和有内涵,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总的来说,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是一组内容丰富、形式瑰奇的诗篇。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辛和困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篇中融入了对友情和亲情的思念和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抱怨。这些诗篇不仅在形式上流畅而富于变化,而且在情感上真实而深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拟行路难·其一》鉴赏详情»
的愤慨和不平之情。诗中的“君不见”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他描述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屈辱和挫折,以及对家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行路难,归去来”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总结和反思。他意识到,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充满了艰辛和困难。无论是在外奔波还是回到家乡,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然而,诗人并没有放弃,他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即使面对困境和挫折,也要勇往直前。
整首诗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呼吁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鲍照(约415年~466年)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一起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他的字是明远,是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长期居住在建康(今南京)。
鲍照出生于一个贫贱的家庭。后来,当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时,鲍照被任命为前军参军。然而,刘子顼发动叛乱时,鲍照被乱兵杀害。
鲍照擅长乐府诗,他的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作品集被称为《鲍参军集》。
总结:鲍照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一起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他出生于贫贱的家庭,长期居住在建康。他擅长乐府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他在刘子顼叛乱时被乱兵杀害。他的作品集名为《鲍参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