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寺》原文赏析

  • 宿
    shān
  • [
    táng
    dài
    ]
    jiǎ
    dǎo
  • zhòng
    xiù
    hán
    jīng
    xiàng
    fēn
  • liú
    xīng
    tòu
    shū
    shuǐ
    zǒu
    yuè
    xíng
    yún
    (
    shū
    shuǐ
    zuò
    shū
    )
  • jué
    dǐng
    rén
    lái
    shào
    gāo
    sōng
    qún
  • sēng
    nián
    shí
    shì
    shì
    weì
    céng
    wén

原文: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疏水 一作:疏木)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相关标签:寺庙写景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群峰托送着寒气,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顶。
透过清澈缓流的水,看见夜空的点点繁星,云在移动,看起来却是月亮在走。
高山绝顶之上来人稀少,松树像孤独的野鹤一样在高处站立着。
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

注释:
众岫:群山。岫:峰峦。
精庐:这里指佛寺。
流星透疏木: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的流星划过的景象。
走月逆行云:写出了月亮之侧云朵漂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云与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画面。 《宿山寺》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高僧的独特性格和修行境界。他不受尘世的干扰,与众不同,如同高松上的孤鹤,高洁而超凡脱俗。这位高僧的存在,更加凸显了山寺的幽僻和清静。



最后一联“疏钟人远去,晚磬鸟归云。”通过描写寺中的钟声和磬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寺院的寂静。钟声悠扬,回荡在山谷中,人们渐行渐远,离开了寺院,而晚磬声则伴随着鸟儿归巢,随着云彩的飘动。这两句诗以声音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给人一种静谧而宁静的感觉。



整首诗以山寺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寺中的人物,展现了山寺的幽静和清净。诗人运用精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山寺的特点和氛围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诗中的象征意味和意境的营造,使整首诗更加深入人心,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贾岛的《宿山寺》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一首经典的诗作,被后人广为传诵和赏析。 《宿山寺》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贾岛的照片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是汉族。早年他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贾岛在洛阳的时候,因为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他写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了他的才华。之后,贾岛受到韩愈的教导,并决定还俗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多次考试都没有中第。

在唐文宗的时候,贾岛受到排挤,被贬做长江主簿。后来,唐武宗会昌年初,他被任命为普州司仓参军,但在未上任时因病去世。

贾岛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思想深度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作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和影响,被誉为唐代诗坛的一颗明星。

猜您喜欢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题诗后

唐代 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暮过山村

唐代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