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原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bié
    jiā
    shān
    yīn
    xìn
    yǎo
  • [
    yuán
    dài
    ]
    shī
    nài
    ān
  • bié
    jiā
    shān
    yīn
    xìn
    yǎo
    bǎi
    zhòng
    xiāng
    cháng
    duàn
    shí
    liǎo
    yàn
    lái
    huā
    yòu
    lǎo
    chūn
    shòu
    yāo
    ér
    xiǎo
  • báo
    xìng
    láng
    jūn
    dào
    xiǎng
    dāng
    chū
    yào
    xiāng
    féng
    hǎo
    hǎo
    mèng
    chéng
    hái
    yòu
    jiào
    绿
    chuāng
    dàn
    jiào
    yīng
    xiǎo

原文: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
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相关标签:闺怨女子孤独相思蝶恋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离别家乡音信无踪,千百种相思,令人断肠伤情。燕子不飞来花又凋零,一春瘦得衣带宽松。
负心的郎君何日回程,回想起当初,不如不相逢。刚要做成好梦又被惊醒,纱窗外传来莺啼声声。

注释:
蝶恋花:《水浒传》中有一句“燕青顿开喉咽,手拿象板,唱渔家傲一曲。”但根据该词的音律,其词牌应为蝶恋花,书中所标词牌有误。

薄幸:薄情、负心。杜牧《遣怀》诗中有一句:“十年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觉:睡醒。

绿窗:绿纱窗。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词是《水浒传》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出乐和》中,浪子燕青在李师师处为宋徽宗皇帝所唱的一词作。

这首词通过两个部分的描写,展现了两位女子的悲苦遭遇和内心的痛苦。上片五句描述了一位远离家乡的女子,她在天涯漂泊,沦落风尘。离开家乡后,她与亲友断绝了联系,这使她倍感相思之苦,心头充满了伤感。她因为春天的逝去而感到悲伤,看到花凋谢也不禁落泪。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变得越发憔悴瘦弱。

词的下片同样描述了一位女子的遭遇。她遇到了一个负心的郎君,他轻易地抛弃了她,给她留下了无尽的悔恨。她后悔与他相识相爱,感叹自己的好梦即将破灭。结句“绿窗但觉莺啼晓”,曲折含蓄,给人留下了深深的余韵。

整首词通过描写两位女子的遭遇,表达了他们的内心痛苦和无奈。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子们的心情和情感。同时,词的结句曲折含蓄,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这首词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洞察和对爱情的悲凉抒发,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鉴赏详情»

元代诗人施耐庵的照片
施耐庵

施耐庵,本名彦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出生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是汉族,江苏兴化人。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精通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各种技术。在35岁时曾中进士,但后来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他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和《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了《水浒传》,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

施耐庵在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后任浙江钱塘县尹。他的故乡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他的墓园和纪念馆,还有《施氏家薄谱》这本著作流传至今。施耐庵的死亡时间目前没有具体的记录。

猜您喜欢

贺新郎·篆缕消金鼎

宋代 李玉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

古意

唐代 李白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清平乐

宋代 晏殊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