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竹爆惊春》原文赏析

  • zhī
    chūn
    ·
    zhú
    bào
    jīng
    chūn
  • [
    sòng
    dài
    ]
    yáng
    zuǎn
  • zhú
    bào
    jīng
    chūn
    jìng
    xuān
    tián
    qiān
    mén
    xiāo
    liú
    zhàng
    nuǎn
    cuì
    dǐng
    huǎn
    téng
    xiāng
    tíng
    beī
    weì
    nài
    gāng
    yào
    sòng
    nián
    xīn
    yìng
    yǒu
    qīng
    yuán
    weì
    kuā
    shàng
    lín
    yīng
  • cóng
    suì
    qióng
    zòng
    xián
    chóu
    zěn
    jiǎn
    liú
    láng
    fēng
    bàn
    liǎo
    liǔ
    meí
    gōng
    weì
    xiǎo
    zǎo
    jiāo
    xiù
    chē
    yíng
    hái
    yòu
    yuè
    huā
    cháo
    jīn
    shǔ

原文: 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
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相关标签:节日除夕一枝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爆竹声惊醒了春天,街头巷尾喧闹声一片,千家万户箫鼓敲击声响彻夜晚。五彩流苏在暖帐上坠悬,炉鼎中升腾起缕缕香烟。先把酒杯放在一边,我要献上新的诗句恭贺新年。心中要思索出清新圆润的歌词,虽说不如上林苑的莺歌燕语甜美。
眼下已是年尽日暮,我即使是随意地抒发心中愁苦,也不能缺少当年刘郎豪放的风度。屠苏酒我早已备足,眼看春天将来,马上就要杨柳气盛、腊梅嫉妒。时间未到,清晨还未在滴漏上露出,可街上已是人马络绎不绝,绣车充盈道路。我要把这夜晚的明月、拂晓的花树,从头到尾一点一滴细细地记住。

注释:
喧填(喧阗):哄闹声。
流苏: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编成的穗子,常用作车马、帷帐的垂饰。
未夸上林莺语:形容歌者的声音清脆嘹亮胜过黄莺。
上林:苑名,秦旧苑,汉武帝时扩建,苑中豢养许多珍禽异兽。
刘郎:唐代诗人刘禹锡,此指作者自己。
屠苏:酒名,古人常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以祛瘟疫。
迤逦:曲折连绵。
宫壶:宫中报时的铜壶。 《一枝春·竹爆惊春》译文及注释详情»

杨缵

杨缵,字继翁,号守斋,又号紫霞翁,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大约在宋理宗淳佑初前后在世。他是严陵人,居住在钱塘。

在度宗时,杨缵的女儿成为淑妃,他本人官职列卿。他对古代文化非常热衷,博览群书,善于作墨竹画,擅长弹琴,还能自己创作音乐曲调。他的紫霞洞谱传世至今,被广泛传颂。

周密曾经赞美杨缵的一首春词守岁,被认为是近代最为称赞的作品之一。

猜您喜欢

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清代 纳兰性德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清代 纳兰性德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清代 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