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原文赏析

  • mèng
    lìng
    ·
    wàn
    zhàng
    qióng
    rén
    zuì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wàn
    zhàng
    qióng
    rén
    zuì
    xīng
    yǐng
    yáo
    yáo
    zhuì
    guī
    mèng
    láng
    yòu
    beì
    shēng
    jiǎo
    suì
  • hái
    shuì
    hái
    shuì
    jiě
    dào
    xǐng
    lái
    weì

原文: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相关标签:思乡军旅如梦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寂寞独处,不停地饮酒,竟至沉醉。颓卧帐中,抬头仰望,只见满天繁星摇曳,仿佛就要从天空飞坠而下。狼河阻隔,回家的梦,被那河水滔滔之声搅的粉碎。闭上眼睛,让梦境延续吧,我知道,梦醒之时,更加百无聊赖。

注释:
如梦令: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制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因改今名。
穹庐:圆形的毡帐。
归梦二句:言家乡远隔狼河,归梦不成。纵然做得归梦,河声彻夜,又把梦搅醒。狼河:白狼河,即今大凌河,在辽宁省西部。
解道:知道。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天创作的。当时,他随着皇帝东巡,年仅二十八岁。尽管扈从圣驾的旅途风光无限,但是他却离开了家乡万里之遥,思念之情折磨着他。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讲述了词作《容若》通过描绘穹庐、星影两个不同的物象和睡梦、睡醒两种不同的状态,展现了人物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情思。文章引用了王国维的观点,认为诗词应该具有广阔的境界和长远的言辞,而《容若》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文章还提到了古代文人对故园的思念和离乡之苦,以及他们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困难和危险,表达了他们在天地面前的渺小和惶恐。与现代人相比,古代文人的离别和旅行经历更加艰辛和令人感动。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清代 纳兰性德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清平乐·风鬟雨鬓

清代 纳兰性德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清代 纳兰性德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