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原文赏析

  • meǐ
    rén
    ·
    yín
    chuáng
    qīng
    lǎo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yín
    chuáng
    qīng
    lǎo
    fěn
    qiū
    qióng
    sǎo
    cǎi
    xiāng
    xíng
    chù
    lián
    qián
    shí
    cuì
    qiào
    hèn
    néng
    yán
  • huí
    láng
    cùn
    xiāng
    luò
    yuè
    chéng
    beì
    dēng
    yuè
    jiù
    huā
    yīn
    shì
    shí
    nián
    zōng
    shí
    nián
    xīn

原文: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相关标签:爱情虞美人

创作背景

在康熙十三年(1674),纳兰性德与卢氏结为夫妻。他们相互倾心,度过了三年的幸福时光。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卢氏在三年后突然去世,让纳兰性德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纳兰性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以其独特的词作风闻名于世。他的词作常常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然而,卢氏的离世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无法再找到灵感和创作的动力。

经过了六年的时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纳兰性德终于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是他对卢氏的哀思和思念之情的寄托。在这首词中,他倾诉了自己对卢氏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伤。他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他们曾经的幸福时光,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他表达了对卢氏的无尽思念,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悲伤。

这首词不仅仅是纳兰性德对卢氏的追思,也是他对生命的反思。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认识。他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预测性,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他的创作不再是单纯的表达情感,而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

这首词成为了纳兰性德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成为了他对卢氏永恒的怀念。它展示了纳兰性德作为一位文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和爱情的独特见解。这首词成为了纳兰性德创作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他与卢氏之间深深的情感纽带。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解读和分析。诗中使用了一些特殊的词语和意象来描绘深秋的景色和失去的爱情。首先,诗中提到了“银床”,指的是井栏,也称为辘轳架,用来形容井栏的美丽。接着,诗中使用了“淅沥”来形容风雨和落叶的声音。而“屧”则代指伊人的行踪。诗中还提到了“蹙连钱”,指的是结满野草苔痕,以及“翠翘”,形容女子头饰物的形状像青色小鸟。

接下来的几句诗深化了前一句的写景,描述了深秋庭院的清寂之景。然后,诗中转入了思情的描写,通过虚景和实景的对比,表达了伊人的芳踪已失,再也无法唤回的伤感。最后一句诗则从虚景回转到现实,描述了诗人走到恋人曾经行经的地方,拾得她戴过的翠翘玉簪,胸中充满了无法倾诉的伤感。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悼念的情感,不是对卢氏的悼念,而是对恋人的悼念。诗中的遗恨和无法言说的伤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爱情的痛苦和思念。

下阕的部分描述了诗人重游容若故地,独自站在花阴月影之下,内心起伏不定。回廊是他和恋人曾经约会的地方,而现在,月亮依旧明亮,但人事已非。诗中通过描写月光的柔软和两个人的分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篇赏析通过对诗中词语和意象的解读,揭示了诗人对失去的爱情的思念和痛苦。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互交织,展现了深秋的凄凉和诗人内心的动荡。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赏析详情»

赏析二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解读和分析。该词以秋雨、秋蛩为引子,表达了对旧情的追忆和对旧地的重游的渴望。然而,时光已经过去,旧地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即使找到了旧情人的遗物,也只能增加遗憾。下片以“回廊”为切入点,这个地方在词人早年的恋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寄托着往日的甜蜜和此时的哀伤。重游回廊,物是人非,相思入骨,心事成灰。结尾的两句诗在时间上呼应,表达了由于岁月的变迁而带来的无尽悲伤。整首词以触景伤情、抚今追昔的方式抒发情感,表面上简单明了,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赏析二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清代 纳兰性德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清代 纳兰性德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清代 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