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词》原文赏析

  • biān
  • [
    táng
    dài
    ]
    zhāng
    jìng
    zhōng
  • yuán
    chūn
    jiù
    lái
    chí
    èr
    yuè
    chuī
    yáng
    weì
    guà
    (
    jiù
    lái
    chí
    zuò
    guī
    lái
    chí
    )
  • jīn
    pàn
    bīng
    kaī
    zhèng
    shì
    cháng
    ān
    huā
    luò
    shí

原文: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旧来迟 一作:归来迟)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相关标签:边塞春天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名为《边词》的诗歌,据记载,这首诗是唐代官员张敬忠在公元707年(唐中宗神龙三年)前后在边塞军中任职时所写的。根据《新唐书·张仁愿传》的记载,当时张仁愿担任朔方军总管,他曾向监察御史张敬忠请教军事问题。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边词》很可能是张敬忠在朔方军幕任职期间创作的作品。这首诗可能是张敬忠对边塞军事生活的感慨和思考的表达,也可能是他对边塞军队的赞美和鼓励。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关于诗歌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的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 《边词》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万物皆凋零”的悲观情绪。诗人通过对边地春迟的描写,展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以描写春天的迟到为主题,通过对五原春色的描述,表达了边地春迟的特点。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五原与长安的景物进行对照,突出了北边的春迟。诗中的垂杨未挂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等形象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边地春迟的景象。

诗人对边地春迟的描写并没有流露出悲伤和忧伤,而是展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诗中的荒寒和孤寂中透露出的辽阔和宁静,以及对春天的展望,都表达了诗人对边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边地春迟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边地的热爱。这首诗既描绘了边地的荒凉和孤寂,又展现了边地的壮美和宁静,给人以希望和勇气。 《边词》赏析详情»

张敬忠

根据提供的内容,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张仁愿是一位不大出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仅有两首被收录在《全唐诗》中。据《新唐书·张仁愿传》记载,张仁愿在中宗神龙三年(707年)担任朔方军总管时,曾上奏请求任命当时担任监察御史的张敬忠来分判军事。

关于张仁愿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根据提供的内容并没有提及。如果需要补充这方面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历史记录。

猜您喜欢

征人怨 / 征怨

唐代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凉州词三首

唐代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塞下曲·其六

唐代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张敬忠 的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