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曲》原文赏析

  • guì
  • [
    táng
    dài
    ]
    zhèng
    áo
  • meǐ
    rén
    shū
    shí
    mǎn
    tóu
    jiān
    zhū
    cuì
  • zhī
    liǎng
    piàn
    yún
    dài
    què
    shǔ
    xiāng
    shuì

原文: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相关标签:女子讽刺忧国忧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美人在梳洗妆扮的时候,满头都插满了金银和珍珠翡翠。谁知道她那华丽的发髻上的装饰,足以抵得上几个乡村的赋税。

注释:
间:错综复杂地点缀着。
珠翠:指珍珠和翡翠。
两片云:指两边的鬓发。 《富贵曲》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将对以下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该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寓意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富室女子的珍贵首饰,巧妙地揭示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生活的奢华和虚浮。

诗歌的含蓄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诗中描述了富室女子的云髻,这个简单的形容词却暗示了她们所消费的巨大财富。这种描写表明,她们所挥霍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广大农民的血汗钱。通过诗歌的形象语言,诗人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赋税的剥削本质,并对农民的苦难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社会阶级差距和剥削的批判。诗人通过富室女子的首饰来象征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奢华生活,暗示了他们通过剥削农民而获得的财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隐喻的手法,将社会问题巧妙地融入诗歌中,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思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含蓄的描写,成功地揭示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生活的奢华和虚浮,以及他们通过剥削农民而获得的财富。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农民的同情也在诗中得到了表达。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想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鉴赏。 《富贵曲》鉴赏详情»

郑遨

郑遨,唐代诗人,字云叟,出生于866年,出生地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并且在文辞方面表现出敏锐的才华。郑遨被人们传为“嫉世远去”的人,意味着他对社会现实感到不满,并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郑遨被尊称为“高士”和“逍遥先生”,这是对他高尚品德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他以诗歌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郑遨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为特点,他的诗风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诵。

郑遨于939年去世,享年73岁。他的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录在《全唐诗》中,成为了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郑遨作为一位唐代诗人,以他独特的诗风和思想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诗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水龙吟·腰刀首帕从军

宋代 李璮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间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舟中立秋

清代 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水夫谣

唐代 王建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