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咸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楚歌:为古楚国(以今湖北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的歌曲,详见本诗说明。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鸿沟:古运河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部。后世以鸿沟比喻难以逾越的界限。汉家:指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弓断阵前:弓断意思是不能或不敢再射箭。日月:意为天下。龙蛇:比喻杰出的人物。又解作龙和蛇,指成功者与失败者。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乌江: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江畔的乌江镇内有唐代所建项王庙,庙后有明代所建项羽衣冠冢。悠悠:遥远,长久。
《垓下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咸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迁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此,大造宫殿,定为都城。楚歌:为古楚国(以今湖北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的歌曲,详见本诗说明。
八千子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与其叔项梁杀会稽郡守,集吴中子弟,得精兵八千,在吴地举兵响应。次年,即率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击秦军,所向披靡。后项羽败于垓下,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驾舟欲渡项羽。项羽拒绝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
补充注释:
鸿沟:古运河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部。汜水之战后,刘邦遣使往说项羽中分天下,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东为楚地,西为汉地。后世以鸿沟比喻难以逾越的界限。
汉家:指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
弓断阵前:弓断意思是不能或不敢再射箭。
日月:意为天下。
龙蛇:比喻杰出的人物。又解作龙和蛇,指成功者与失败者。
拔山:项羽《垓下歌》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句。
乌江: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江畔的乌江镇内有唐代所建项王庙,庙后有明代所建项羽衣冠冢。
悠悠:遥远,长久。
《垓下怀古》注释详情»
这段内容是关于垓下的历史事件的简析。垓下是位于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的古地名,也是楚汉之争最后决战的地方。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联合各路诸侯,统领三十万军队,分成三路追击西楚霸王项羽,将其围困在垓下。刘邦还利用张良的计策,命令汉军在夜间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听到后,士气涣散。项羽在楚歌声中也无法入睡,他穿上衣服,喝酒,回忆过去的辉煌,感叹自己如今的失败和孤立,对着爱妾虞姬和心爱的战马悲伤地唱歌,流泪不止。天亮后,他独自突围到乌江,自刎而死。《垓下怀古》这首诗总结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因为固执自用、暴戾骄矜,在政治上霸道不仁而失去民心,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帝业,选择自杀而死的历史事实。这首诗的风格深沉悲壮,充满感慨和激情,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伤和感叹。 《垓下怀古》简析详情»
栖一(832一?),晚唐诗僧,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他是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人。与贯休同时,诗名也略同。他擅长七律,其诗风格雄壮有力,充满悲壮和沉郁的情感。他的作品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两首诗被收录在《全唐诗》中。这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其中一首是《垓下怀古》,另一首是《武昌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