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原文赏析

  • lín
    jiāng
    xiān
    ·
    绿
    àn
    tīng
    zhōu
    sān
    yuè
  • [
    sòng
    dài
    ]
    cháo
    zhī
  • 绿
    àn
    tīng
    zhōu
    sān
    yuè
    luò
    huā
    fēng
    jìng
    fān
    shōu
    chuī
    yáng
    yìng
    lán
    zhōu
    bàn
    gāo
    chūn
    shuǐ
    huá
    duàn
    yáng
    chóu
  • shuǐ
    qiáo
    dōng
    huí
    shǒu
    chù
    meǐ
    rén
    xīn
    shàng
    lián
    gōu
    qīng
    luán
    hóng
    lóu
    xíng
    yún
    guī
    chǔ
    xiá
    feī
    mèng
    dào
    yáng
    zhōu

原文: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相关标签:思乡忧愁临江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正是三月暮春时节,水边平地上长满了青草,一片暗绿。花儿已开始凋谢,没有一丝风,船帆也都卷起来了。高高的垂杨树下,小船横斜。江水有半篙深,正利于行船,夕阳西下,耒归的游子又增加了一段愁绪。

当年在灞桥分别之时,回首眺望,只见美人也在卷帘伫视。如今远在江边,多么希望青鸟使者能为我传送信息到红楼啊:昔日的恋爱生活已成为楚峡之游,而今只能在梦中飞到扬州去和你相会了。

注释:
汀州:汀指水边的平地,州指水中的沙洲。
木兰舟:用木兰树木材造的舟。船的美称。
篙(gāo):撑船的竹竿或木杆,滑:指春天江水上涨,行船流利。
灞(bà)水桥:地名,在长安城东。唐代人们离开京都,多在此处折柳赠别。后来就成了与亲友话别地点的代称。
青鸾(luán):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红楼:指美人居住的房子。
行云归楚峡:宋玉《高唐赋》序里有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他欢会的事。此后文人多用巫山云雨代指男女恋爱欢会。楚峡即指巫山。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怀有一丝希望,希望能够重新找回失去的爱情。他期待着青鸟能够传达他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与心爱的人再次相聚。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告诉他,这个愿望是如此遥远,如此难以实现。他感到无奈和沮丧,但他仍然坚持着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整首词以游子的旅愁和乡情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游子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游子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绿暗、垂杨、夕阳等,使词意更加深刻。同时,通过对灞水桥和红楼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爱情的留恋和思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感动。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晁补之的照片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出生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是汉族。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他三位学士是黄庭坚、秦观和张耒。他曾担任过吏部员外郎和礼部郎中的职务。

晁补之擅长书画,能写诗词,善于作文。他与张耒一起被称为“晁张”。他的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接近柳宗元。在诗学方面,他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他的词作风格豪爽,语言清秀流畅,近似苏轼的风格。然而,他的诗词中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

晁补之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观察。

关于晁补之的生平和作品,以上是一些基本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猜您喜欢

临江仙

宋代 滕宗谅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芝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临江仙(赠贺子忱二侍妾二首)

宋代 王之望

霓作衣裳冰作在,铅华不涴天真。临风几待逐行云。自从留得住,不肯系仙裙。
对客挥毫惊满座,银钩虿尾争新。数行草圣妙如神。从今王逸少,不学卫夫人。

临江仙·人物风流真罕见

宋代 李廷忠

人物风流真罕见,何须尘外求仙。
绿龟千岁稳巢莲。
醉倾金凿落,笑拥玉и娟。
须信日边消息好,寒花也作春妍。
笙歌乐地酒中天。
功名无限事,都在寿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