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别历下》原文赏析

  • shào
    nián
    ·
    bié
    xià
  • [
    sòng
    dài
    ]
    cháo
    zhī
  • qióng
    guān
    liǔ
    qíng
    huà
    gēn
    xíng
    nán
    shān
    shàng
    xiāng
    sòng
    zhī
    gāo
    chéng
    rén
  • yǎn
    huà
    yuán
    lín
    gàn
    suàn
    chóng
    lái
    jìn
    chéng
    chén
    liú
    láng
    bìn
    kuàng
    táo
    huā
    yán

原文: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相关标签:离别离情伤怀感慨忆少年

译文及注释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

柳树一片:指柳树成片的景象。
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南山:指历山,在山东历城县南。
罨画:色彩杂染的图画。
绀碧:深蓝色。
刘郎:指刘禹锡,唐代文人。
刘郎桃花:指刘禹锡作桃花诗讽刺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历下:山东历城县。
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官,把官道,大路。
画舸(ɡě):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罨(yǎn)画:色彩杂染的图画。出自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驿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画开。”
绀(gàn)碧:深蓝色。绀:本谓青红,青而含赤色,后谓青翠之色。
刘郎:刘禹锡。刘禹锡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郎桃花: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忆少年·别历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当时词人被贬谪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这个时期,词人正在告别他在历下时的生活,因此这首词是他抒发内心感受的作品。

在历下时,词人可能享受着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拥有许多朋友和社交圈子。然而,由于某种原因,他被贬谪到应天府,这意味着他必须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

这首词可以被视为词人对这个转变的反思和抒发。他可能感到失落和孤独,思念过去的生活和朋友。通过这首词,他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词可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词人可能描述了他在应天府的生活,以及他对历下时的回忆。他可能描绘了应天府的景色和环境,与历下的对比,以突出他的失落和不满。

总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词人被贬谪到应天府,离开历下的生活。通过这首词,他表达了他的内心感受,包括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词可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新环境的不满和不适应。 《忆少年·别历下》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评价,该词描述了作者离开历下城时的感受。赏析首先指出词的上片通过使用三个“无”字,以白描方式突出了漂泊者的凄凉和悲哀。接着,词中的“南山”和“相送”被“高城”隔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依恋和哀伤。同时,词中还通过对比有情之人和无情之人,突出了离愁之深。下片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通过描写历城风光如画,表达了对故乡的留恋和难舍之情。最后,词以“无根”为抒情之根本,表达了凄婉的情感。整篇赏析认为这首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韵味久耐,令人回味无穷。 《忆少年·别历下》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晁补之的照片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出生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是汉族。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他三位学士是黄庭坚、秦观和张耒。他曾担任过吏部员外郎和礼部郎中的职务。

晁补之擅长书画,能写诗词,善于作文。他与张耒一起被称为“晁张”。他的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接近柳宗元。在诗学方面,他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他的词作风格豪爽,语言清秀流畅,近似苏轼的风格。然而,他的诗词中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

晁补之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观察。

关于晁补之的生平和作品,以上是一些基本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猜您喜欢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宋代 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照镜见白发

唐代 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回乡偶书·其二

唐代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