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原文赏析

  • shuǐ
    lóng
    yín
    ·
    lái
    fēng
    cōng
    cōng
  • [
    sòng
    dài
    ]
    chéng
    gaī
  • lái
    fēng
    cōng
    cōng
    yuán
    dìng
    shì
    huā
    chóu
    duō
    yuàn
    děng
    xián
    nián
    fāng
    liǔ
    kùn
    táo
    yōng
    xìng
    qīng
    meí
    xiǎo
    duì
    rén
    róng
    suàn
    hǎo
    chūn
    cháng
    zài
    hǎo
    huā
    cháng
    jiàn
    yuán
    zhī
    shì
    rén
    qiáo
    cuì
  • huí
    shǒu
    chí
    nán
    jiù
    shì
    hèn
    xīng
    xīng
    kān
    chóng
    jīn
    dàn
    yǒu
    kàn
    huā
    lǎo
    yǎn
    shāng
    shí
    qīng
    leì
    féng
    huā
    shòu
    zhī
    chóu
    lǎo
    lái
    fēng
    weì
    dài
    fán
    hóng
    luàn
    chù
    liú
    yún
    jiè
    yuè
    pīn
    zuì

原文: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相关标签:追忆思乡伤怀感慨情怀水龙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一夜之间,风雨突然来临,故园里的鲜花一定所剩无几。我愁苦怨恨已经到了极点,就这样轻易地辜负了美好的春日,疲倦的桃花,懒洋洋的柳絮,青青的杏子,小而绿的梅子,春光就这样随意地逝去。即使美好的春天每年都会重来,盛开的鲜花每年都会芬芳艳丽,只是人的心情已经疲惫不堪。

可恨的是我的两鬓已经斑白,池南欢乐的旧事,更是不堪回首重忆。如今只有一双观花的老眼,感叹时光荏苒而常常流下清泪。我如今并不担心花儿的凋谢,只是担心自己的身心衰老疲惫。趁着这繁花盛开的时候,我决定豁出去,留下彩云和月光相伴陪伴,尽情地喝个烂醉。

注释:水龙吟:词牌名。水龙吟出自李白的诗句“笛奏水龙吟”。此调的吟唱方式各家不同,《词谱》分为两种谱调。此调气势雄浑,适合用来抒发激奋的情思。又名《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小楼连苑》、《庄椿岁》、《海天阔处》等。

孤负:徒然错过。与“辜负”意思相同。

池南:池阳之南,指蜀地,即作者的故园。

星星:比喻零星的白发。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词的主题是作者对老去和时世的忧伤之情。通过词中的“看花老眼,伤时清泪”这八个字,可以概括出词的主要内容。虽然作者的生平不详,但可以通过他的其他作品来参证这两点。

首先是作者对老去的忧伤。据《全宋词》的排列次序,作者的生活年代大约在辛弃疾之后。虽然过去有人认为他是苏轼的中表兄弟,但这并不确切。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他曾流放到江浙一带。特别是在他客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时所作的两首词,如《满庭芳·轻觅莼鲈》中的“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以及《凤栖梧》中的“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可以看出他曾长期飘泊他乡。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离乡背井的忧伤之情也越来越浓烈。因此,他在《孤雁儿》中写道:“如今客里伤怀抱,忍双鬓、随花老?”这三句表达的情感与《水龙吟》完全契合,都是表达他对老去和思乡的思想情绪。

其次是作者对时世的忧伤。由于作者与辛弃疾同时代,他可能也经历了完颜亮南犯(1161年)和张浚北伐失败(1163年前后)这两场战争的沉重打击。因此,在他的词中也出现了一些表达对时世忧伤的语句。比如《凤栖梧》中的“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这种忧国的伤感与《水龙吟》中的“伤时”可能也有联系。

通过以上两点的分析,再来读这首《水龙吟》词,思想脉络就会更加清楚。词以“夜来风雨匆匆”开头,让人联想到辛弃疾的名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接下来的“故园定是花无几”一句,让思绪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词中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己老去的忧伤之情,并夹杂着对时世动荡的忧虑(这一点比较隐晦)。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老去和时世的忧伤之情。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程垓的照片
程垓

程垓,字正伯,是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的孙子。在淳熙十三年(1186)他游临安,并在那里结识了陆游,陆游为他所藏的山谷帖作了跋文。不久后,他返回了蜀地。他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他已经五十多岁了,杨万里推荐他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绍熙五年(1194),他的乡人王称序了他的词,称他为“程正伯以诗词名,乡里的人都知道他。我曾几次游历都下,经常听到朝士们称赞正伯的佳句”。冯煦在《蒿庵论词》中说:“程正伯的词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的《绝妙好词》家法相近。”他有一卷《书舟词》(也有作《书舟雅词》)。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照镜见白发

唐代 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回乡偶书·其二

唐代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逍遥堂会宿二首

宋代 苏辙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⑴?”其后子瞻通守余杭⑵,复移守胶西⑶,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⑷,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⑸,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