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秋风清》原文赏析

  • cháng
    xiāng
    ·
    qiū
    fēng
    qīng
  • [
    míng
    dài
    ]
    pān
    lóng
  • qiū
    fēng
    qīng
    qiū
    yuè
    míng
    tóng
    kǎn
    wài
    shēng
    nán
    jiào
    guī
    mèng
    chéng
  • qióng
    míng
    shù
    niǎo
    jīng
    sài
    yàn
    xíng
    xíng
    tiān
    héng
    piān
    shāng
    qíng

原文: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相关标签:乡情写景长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睹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辗转反侧,归梦难成。

注释:槛:栏杆。
砌蛩:台阶旁的蟋蟀。蛩,蟋蟀。
塞雁:秋天雁从塞上飞回,故称。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睹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辗转反侧,归梦难成。
栏杆(lángān):围绕在楼台、亭台、桥梁等建筑物边缘的栏杆。
槛(jiàn):栏杆。
梧桐(wútóng):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叶子大而美丽。
秋风(qiūfēng):秋天的风。
轻响(qīngxiǎng):轻微的声音。
睹景(dǔjǐng):看到美景。
伤情(shāngqíng):感到伤感。
悲从中来(bēicóngzhōnglái):悲伤从内心涌出。
辗转反侧(zhǎnzhuǎnfǎncè):形容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归梦难成(guīmèngnánchéng):回到梦中的愿望难以实现。

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北雁南归,更使羁旅他乡的游子倍增伤感。
砌蛩(qìqióng):台阶旁的蟋蟀。
蛩(qióng):蟋蟀。
塞雁(sàiyàn):秋天从塞外飞回的雁。 《长相思·秋风清》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小令是一首抒写思乡之情的诗歌。上片以月明风清、秋色宜人的景象为背景,描述了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的情景。诗人在观赏这一景象时,不禁感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悲伤之情随之而来,增添了思乡的愁绪。他辗转反侧,却无法入眠,思乡之情难以释怀。

下片则描写了户外近处的景物。诗人听到了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晚的寂静中,树上的鸟儿因为月光而惊飞。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凄凉和冷寂,与诗人孤独思乡的心理相呼应。诗人仰首望天,看到了大雁成行,横贯天际。北雁南归的景象触动了他的乡情,使他这个在他乡漂泊的游子倍感伤感。通过听觉到视觉的转换,诗歌的意象空间得到了拓宽,加上烘托和反衬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游子思乡的主题逐渐深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结尾的“偏伤旅客情”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游子思乡之情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将思乡之情写得含蓄而动人,曲折而动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具体意象的运用,将无形的思乡之情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苦。诗歌的文心细密,动人心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相思·秋风清》赏析详情»

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照片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是“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之一。

李攀龙在文学界的影响力持续了20多年,其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清初。他与谢榛、王世贞等人一起倡导文学复古运动,继承了“前七子”的文学传统。他们致力于恢复古代文学的风格和精神,强调文学的纯正和高尚。

李攀龙的文学才华出众,他的作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古典气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

李攀龙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被后人奉为经典,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攀龙于1570年去世,享年56岁。他的离世给文坛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永远流传下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猜您喜欢

挽王中丞(八首选二)

明代 李攀龙

其 一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
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其 二
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旒重徘徊。
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

明代 李攀龙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
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同元美与诸比部早夏城南放舟

明代 李攀龙

春归兴不孤,胜地此相呼。
公等称词伯,余将混酒徒。
山光含浩荡,秋意飒江湖。
乐事关穷达,浮生敢自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