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夜发香港》原文赏析

  • qīng
    píng
    ·
    xiāng
    gǎng
  • [
    qīng
    dài
    ]
    zhū
    xiào
    zāng
  • xián
    dēng
    jiàn
    miè
    shā
    dòng
    huāng
    huāng
    yuè
  • tiān
    chù
    zhōng
    yuán
    jiāng
    yǐng
    chū
    chéng
    duò
    lóu
    fēng
    shēng
  • xìn
    kuáng
    tāo
    dōng
    shǐ
    jiāo
    lóng
    ǒu
    fēn
    míng

原文: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
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
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相关标签:婉约行舟夜景清平乐

译文及注释

舷(xián)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gǔ),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duò)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注释:
舷(xián):船舷,船的侧面。
鹘(gǔ):一种鸟类,也指鸟类飞行的方向。
荒荒:月色朦胧。
极目:远远地望。
中原:指中原地区,即中国的中部地区。
江湖:指江河湖泊,也指江湖间的人物和事务。
舵(duò)楼:船上的掌舵处。
一笛:一声笛声。
不信狂涛东驶:不相信狂暴的海浪向东驶去。
蛟龙:传说中的神话生物,形状像龙。
偶语:偶然说话。
分明:清晰可辨。 《清平乐·夜发香港》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补充注释:
- 荒荒:这个词形容月色朦胧,意味着月光昏暗,景色模糊。
- “极目”二句:这两句是借用了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中的句子,意思是天空昏暗,看不到鹘鸟的踪影,只能看到一片青山,这片青山就是中原地区。这里的用意是通过对苏轼诗句的引用,来表达月色昏暗,景色朦胧的意境。 《清平乐·夜发香港》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描述了夜晚船行的景色和氛围。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航行的场景中。

首先,上片描绘了船发香港时的夜景。舷灯逐渐熄灭,月色朦胧,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远望之下,景色疏淡空旷,给人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感觉。这种景色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夜晚航行的宁静和神秘。

接着,下片描述了水上夜行的情景。狂涛东驶,龙语分明,给人一种激荡和神秘的感觉。舵楼一笛风生,给人一种轻盈和自由的感觉。光景幽隐而深邃,给人一种神秘和未知的感觉。这种景色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夜晚航行的激情和神秘。

整篇赏析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航行的场景中。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航行的美丽和神秘。这篇赏析让人们对夜晚航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清平乐·夜发香港》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朱孝臧的照片
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是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他原名祖谋,字古微、藿生,号沤尹、彊村,出生于浙江归安(今吴兴县)。光绪八年中举,次年考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等官职。光绪三十年被任命为广东学政,但因与总督产生矛盾而辞去官职。民国二十年在上海去世。

朱孝臧最初以诗才闻名,但后来与王鹏运交往后,放弃了诗歌创作,专攻词曲。他的词作“融诸家之长,声情益臻朴茂,清刚隽上,并世词家推领袖焉。诗能入品。”他的词集《彊村语业》共有两卷,其中一卷是他的门人龙榆生在他去世后补刻的,收入了《彊村遗书》中。

猜您喜欢

清平乐·花枝敧晚

宋代 王安中

花枝敧晚。
过雨红珠转。
欲共东君论缱绻。
繁艳休将风卷。
归来凝思闲窗。
寒花莫□微觞。
解慢不成幽梦,燕泥惊落雕梁。

清平乐

宋代 李之仪

仙家庭院。红日看看晚。一朵梅花挨枕畔。玉指几回拈看。
拥衾不比寻常。天涯无限思量。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

清平乐·秋怀骚屑

宋代 黎廷瑞

秋怀骚屑。
卧听萧萧叶。
四壁寒蛩吟不歇,旧恨新愁都说。
疏疏雨打栖鸦。
月痕犹在窗纱。
一夜西风能紧,明朝瘦也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