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原文赏析

  • [
    táng
    dài
    ]
    zhāng
    zhì
  • yuè
    jiǔ
    yuè
    huā
    feī
    nán
    谿
    lǎo
    rén
    chóng
    diào
    guī
  • qiū
    shān
    lián
    cuì
    tǐng
    kǎn
    yún
  • què
    gān
    竿
    xún
    xiǎo
    jìng
    xián
    shū
    duì
    xié
    huī
  • fān
    xián
    hào
    céng
    duō
    shì
    chū
    weí
    chǔ
    huáng
    dìng
    shì
    feī

原文: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相关标签:垂钓隐逸渔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九月芦花满天纷飞,深水中垂钓的老人伴着夕阳余晖归去。
In the eighth or ninth month reeds are flying all over the sky and the old man fishing in deep water returns home accompanied by the lingering sunset.

秋天的山,满眼都是浓浓的翠绿,云层下野艇靠着栏杆隐约可见。
In the autumn mountains everything is covered in lush green and under the clouds a boat can be vaguely seen leaning against the railing.

拿着鱼竿寻找着小路,对着斜阳悠闲地拢梳着那满头稀疏的白发。
Holding a fishing rod he searches for a small path leisurely combing his sparse white hair in the slanting sunlight.

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闲事,为皇太子定夺是非正误。
On the contrary the Four Sages of Shang Mountain interfere in trivial matters determining right from wrong for the Crown Prince.

注释:
谿( xī ):同“溪”。重(zhòng)钓:深水中钓鱼。
谿 (xī): Same as 溪 (stream). 重钓 (zhòng diào): fishing in deep water.

槛:轩廊临水的栏干。依依,隐约貌。
槛 (jiàn): railing of a pavilion by the water. 依依 (yī yī): vague appearance.

鹤发:鹤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发。
鹤发 (hè fà): white hair like the feathers of a crane symbolizing old age.

斜晖(huī):同“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斜晖 (huī): same as 斜辉 (slanting sunlight) referring to the setting sun in the evening.

翻:反而。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传说汉高祖敦聘不至,吕氏用张良策,令太子卑词安车,捐此四人与游,因而使高祖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清除了改立太子的意图。
翻 (fān): on the contrary. 四皓 (sì hào): Dongyuan Gong Luli Xiansheng Qili Ji and Xia Huang Gong who lived in seclusion on Shang Mountain. They were all over eighty years old and were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Four Sages of Shang Mountain. Legend has it that when Emperor Gaozu of Han invited them they did not come. The Lv family used Zhang Liang's plan to make the Crown Prince humble himself and offer a carriage and donated these four people to accompany him on the trip. As a result Emperor Gaozu believed that the Crown Prince's wings had already grown and eliminated the intention of replacing him.

储皇:即储君皇太子。《晋书·成都王颖传》:“皇太子,国之储君。”
储皇 (chǔ huáng): the Crown Prince who is the heir to the throne. The Crown Prince is the heir to the country. (from Book of Jin Biography of Prince Ying of Chengdu) 《渔父》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张志和是中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在安史之乱后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经常泛舟垂钓,不再关心政治事务。在他的诗作中,有一首名为《渔父》的诗,这首诗成为了他隐逸生活的代表作品。然而,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张志和的隐居生活可以追溯到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动荡,造成了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混乱。许多人因为这次乱离而选择了隐居,远离纷扰的尘世。张志和也是其中之一。

他选择了山林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政治的纷争。在这里,他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他常常泛舟在湖泊之上,垂钓于清澈的水中。这种宁静的生活方式使他能够远离政治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渔父》这首诗正是张志和对自己隐逸生活的写照。诗中描绘了一个渔父在湖泊中垂钓的场景,他静静地坐在船上,专注地等待鱼儿上钩。诗人通过描绘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没有详细的创作时间记录,但可以想象,它可能是在张志和隐居山林的某个时刻创作的。诗人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纷争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张志和的《渔父》成为了他隐逸生活的代表作品,通过这首诗,他向世人展示了自己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境。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唐时期隐逸诗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渔父》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渔父》是一首描写渔父悠闲垂钓生活的诗歌,通过渔父的生活来暗喻作者自己此时的闲隐生活。诗中表达了作者淡泊、澄洁的高远情志。

诗的前两句“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描绘了秋高气爽的景象,老渔父伴着夕阳的余晖划舟而归,晚风悠悠,芦花飘飘,溪水清清,波光粼粼。

接下来的两句“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描绘了临岸系舟的景象,翠色怡人,满山的青草绿树像洗染过一样,白云翩翩然点染在秋日的蓝天上,映照着横在水面上的野艇,增添了几分自然情趣。

诗的后两句“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则描绘了老渔父归家的路途,踏着秋日的余晖,手把钓竿的老渔父正在悠闲地拢梳着那满头稀疏的白发,展现出他洗尽尘滓,超然世外的满足感。

最后一句“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四皓卷入宫廷纷争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

整首诗以渔父的生活为主线,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淡泊、澄洁的高远情志。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语言流畅自然,给人一种轻灵的感觉。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不满。 《渔父》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照片
张志和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他在三岁时就展现出了读书的天赋,六岁开始写文章,十六岁便通过明经及第考试,先后担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务。

然而,张志和在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的冲击下,经历了母亲和妻子相继去世的悲痛,决定放弃官职和家庭,开始了漂泊的生活。他游历江湖,寻求心灵的安宁和真理的追求。

张志和的著作包括《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和《大易》十五卷。此外,他还有五首《渔夫词》和七首传世的诗作。

尽管张志和的生平事迹并不广为人知,但他的才华和追求却在他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他的作品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德、哲学的探索。他的诗作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

张志和的生卒年份并不确定,但他的才华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猜您喜欢

渔父(四)

宋代 戴复古

渔父笑,笑何人。
古来豪杰尽成尘。
江山秋复春。

渔父词一十八首。活得

唐代 吕岩

位立三才属五行,阴阳合处便相生。
龙飞踊,虎狌狞,吐个神珠各战争。

奉题董端明渔父醉乡烧香图十六首 烧香二首 其一

宋代 陈克

相如绿绮有新声,荀令熏炉非故情。
曲罢空山满香雾,飘然还上赤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