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施山园亭将归题壁》原文赏析

  • yóu
    西
    shī
    shān
    yuán
    tíng
    jiāng
    guī
  • [
    míng
    qīng
    chū
    ]
    máo
    líng
  • 西
    shī
    shān
    guǎn
    dōng
    guō
    céng
    zhù
    西
    shī
    jiào
  • hái
    liú
    feǐ
    cuì
    xiāng
    qián
    chí
    yān
    zhī
    báo
  • lái
    zuì
    jiǔ
    zhèng
    yáng
    chūn
    qín
    xiǎo
    shēng
    shàng
    jīn
  • chūn
    hán
    guī
    shù
    táo
    huā
    shā
    rén

原文: 西施山馆倚东郭,曾住西施教歌乐。
复阁还留翡翠香,前池自洗胭脂薄。
我来醉酒正阳春,大琴小笙压上津。
春寒日暮欲归去,一树桃花思杀人。


相关标签:西施

清代诗人毛奇龄的照片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是清初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与他的兄弟毛万龄一起被称为“江东二毛”。他的原名是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初晴、晚晴等。他出生在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因为他的家族来自西河,所以学者们称他为“西河先生”。

在明末时期,毛奇龄是一位诸生,清初时参与了抗清军事,因此流亡多年才得以出仕。康熙时期,他被荐举为博学鸿词科,被任命为检讨,并充任明史馆的纂修官。然而,不久后他请假回乡,再也没有出仕。

毛奇龄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史和音韵学上,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他所著的《西河合集》分为经集、史集、文集和杂著四部分,共有四百余卷。这些著作对于研究经学和历史学都有很大的价值。毛奇龄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当时的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生平和贡献对于研究清初学术史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您喜欢

予屡归不得释冗屡过湖西施公苦

明末清初 毛奇龄

鹦鹉还,鹦鹉还,相思只在陇西山。
陇西万里思归去,休挂人间画栏柱。
画栏双柱玉笼垂,金锁连环控紫绥。
栏边言语应怜汝,心里分明却诉谁。
却诉谁,应怜汝。
早知苦分明,何如不言语。
潜潜啄我紫丝绦,密密捐予金锁条。
潜潜密密终教去,金锁红绦何用住。
且避玉桤林,且上石榴树。
初疑小树上无力,既道长林迁不得。
别苑犹牵红兔罗,遥天只堕苍雕翼。
苍雕红兔走复飞,踌躇去此将安依。
他乡好主应难遇,故国多艰那得归。
一去复一还,主人相对起欢颜。
相思仍向深林避,再去再还非主意。
主人破柱且开笼,不道三回仍未逝。
仍未逝,主且忧,寻杀栏边红石榴。
石榴墙外行难测,手执红绦泪沾臆。
绦亦渐就促,锁亦渐就短。
一绦三续尚堪披,万水千山何处返。
鹦鹉还鹦鹉,还愿君仍住石榴间。
石榴啄罢伤红觜,愿君仍住红绦里。
红绦临系翠衿住,主人泪落不能顾。

西施庙

明末清初 毛奇龄

浦口西施庙,萧萧竹映门。
越王山下路,寂寂苧萝村。
红粉沟头水,青苔石上魂。
夜来馀里妇,灯烛伴黄昏。

咏菊四首(陈中丞席上作) 其一 紫袖西施

明末清初 毛奇龄

绣颊凌丹阁,蛾眉掩绛纱。
妆迟当晚日,袖薄翳朝霞。
剪帔分仙侣,和衣入馆娃。
东窗频倚笑,尚见一枝斜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