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半夜,残烛的光线微弱,一只老鼠慢慢爬过灯架。月色微明,院子里的竹子在风中摇曳,剪影模糊地映照在窗纸上。我的思绪突然飘回到那年的七夕聚会上。那时候,夕阳西下,水西亭边的翠竹丛中,几只蜻蜓在花影中嬉戏飞舞。
在迷茫的夜色中,我望着远方,薄云正在天地相接的地方延伸、涂抹。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主人立即催促仆人迅速点上灯烛,觉得今晚的天气很好,可以观赏星星。我们畅饮美酒,一直到斗星倾斜的深夜,然后才陆续告辞离去。澄碧的天空就像一池清水,女子们手执绫罗小扇扑打着飞舞的萤火虫。
注释:檠:灯架。
南楼:水西亭的南楼。
酒阑:指酒席即将结束。
流萤:指飞行不定的萤火虫。
《小重山·七夕病中》译文及注释详情»
《水西亭梦七夕》是一首描写词人在病中梦到七夕欢聚的词。词人在半夜仍未入眠,眼见灯光渐渐微弱,老鼠爬上灯架舔吸余油,表现出他内心的无聊和不安。然后,他看到窗外的月光照射在风动的竹子上,景色别致,使他的心情逐渐平和宁静。接着,他进入梦境,来到了水西亭,那是他曾与友人欢聚的地方。梦中的水西亭是傍晚时分,夕阳返照,竹子翠绿,花影中有蜻蜓嬉戏。这些景象是词人记忆中的亭边景色,与现实中的窗外景色相呼应,营造出幽静清爽的境界。下片中,词人梦中的景象转向远方,夜色中的千里暮云延伸开来。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预示着宾主相见时天气晴朗,牛女银河暗度的情景令人称赞。整首词通过描写现实与梦境中的景色,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聊、不安和对美好的向往。 《小重山·七夕病中》赏析详情»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他在宣和、靖康年间曾在朝做过小官,并且以他的诗才而闻名。然而,关于他南渡后的情况目前不详。
根据赵师岌所序的词集,吕圣求在宣和末年以诗名闻名,他的诗作中常常寓意着对君主和国家的关切和忧虑。他居住在嘉兴,并以滨老为自号。他曾经担任过周行的职位,但后来选择退隐于家。
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吕圣求的作品只有一卷《圣求词》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