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关闭在皇宫整整二十年。
我唱一曲悲凉的《何满子》,眼泪不由得双双落在唐武宗的面前。
自己凭仗着能歌唱之日,赢得了先皇无限的宠爱。
新声在何处唱起,使那宫中歌者哀痛有如断肠。
注释:
故国:故乡。此为代宫女而言。
深宫:指皇宫。
何满子: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载白居易语:“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竞不得免。”《何河子》曲调悲绝,白居易《河满子》诗中说它“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君:指唐武宗。
倚:凭仗。
先皇:指唐武宗。
李延年:汉武帝李夫人兄,以善歌宠极一时。此处泛指唐武宗时宫中歌者。
《宫词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武宗李炎宠与善歌才人孟氏之间的故事。据《唐诗纪事》的记载,李炎宠非常宠信孟氏的歌艺,而后者也深得武宗的宠爱。然而,当武宗病重之时,他命令孟氏在他的病榻前唱一曲《河满子》。这首歌的声调凄咽,听到的人都不禁流下了眼泪。不久之后,武宗去世了,而孟氏也因为悲痛而在数日后去世。
在这个故事中,张枯为了纪念孟氏殉情的事迹,写了三首诗。其中一首题为《孟才人叹》,另外两首则组成了一组,总题名为“宫词”。
这个故事展示了唐代宫廷中的爱情悲剧。孟氏作为一位才女,她的歌艺深得武宗的喜爱,但最终却因为武宗的去世而离世。张枯的诗歌则表达了对孟氏的怀念和对她殉情的敬佩之情。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唐代宫廷中的情感纠葛和悲剧命运。
《宫词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的主题是宫人的悲惨命运和深藏的怨情。作者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宫人的遭遇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先,作者在前半首诗中以简洁的笔力,将宫人的遭遇浓缩在短短的十个字中。通过描述宫人离开故乡、在深宫中度过二十年的时间,作者展示了宫人的悲惨命运。这种写法不仅概括性强,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宫人的痛苦和无奈。
接着,诗的后半首转入写怨情。作者直截了当地揭示了宫人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怨恨,通过描述宫人的悲歌和双泪的落下,表达了她们积压已久的怨情。这种直接而强烈的表达方式,使诗中的怨情得以充分释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与一些宫怨诗将宫人的怨情归因于无法见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的原因不同,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揭示了宫人在皇帝赏识自己的歌舞时产生的怨情。这种写法独特而新颖,使诗中的怨情更加真实和可信,增加了诗的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直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宫人的悲惨命运和深藏的怨情。通过对宫人遭遇和情感的生动描绘,作者成功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使读者对宫人的遭遇和内心感受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宫词二首》赏析详情»
张祜(约785年—849年?)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字承吉,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被人们称为张公子,享有“海内名士”的声誉。早年他曾居住在姑苏。在长庆年间,令狐楚向朝廷推荐了他,但他没有回应。后来他被任命到诸侯府任职,但却遭到了元稹的排挤,于是他前往淮南寓居,并深爱上了丹阳曲阿的地方,最终选择隐居在那里度过余生。
张祜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名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使他名声大噪,《全唐诗》收录了他的349首诗歌。他的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尽管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境,但他通过诗歌创作留下了不朽的艺术遗产。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尚无确切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