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
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箓,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注释: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补充汉字译文: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
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箓,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注释: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集灵台·其一》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评析主要针对一首诗,诗中讽刺了杨玉环的轻浮行为。杨玉环原本是玄宗的妃子,后来被册封为贵妃。诗人指出,在集灵台这个清静神祀之地,玄宗不应该在这里进行道教的秘密仪式。同时,诗人还指出贵妃在这个时候“含笑”地进入内宫,自愿扮演女道士的角色,与玄宗默契配合,掩盖了真实的情况,这表明了她的轻浮风骚之态。
这首诗通过对杨玉环的行为进行讽刺,揭示了她的轻浮和不端的一面。首先,诗人指出玄宗不应该在集灵台这样神圣的地方进行道教仪式,这暗示了玄宗对杨玉环的宠幸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其次,诗人描述了贵妃“含笑”地进入内宫,自愿扮演女道士的角色,这显示了她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以及她与玄宗之间的默契配合。最后,诗人用“掩人耳目”来形容他们的行为,暗示了他们试图隐藏真相,以掩盖他们的轻浮和不端之举。
通过这首诗,诗人对杨玉环的轻浮行为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她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以及她与玄宗之间的默契配合。诗人通过对集灵台这个神圣地方的描述,以及对贵妃的行为的揭示,展现了他对杨玉环的不满和对她轻浮风骚的批评。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行为的规范和道德标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力滥用和道德败坏的不满。
《集灵台·其一》评析详情»
张祜(约785年—849年?)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字承吉,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被人们称为张公子,享有“海内名士”的声誉。早年他曾居住在姑苏。在长庆年间,令狐楚向朝廷推荐了他,但他没有回应。后来他被任命到诸侯府任职,但却遭到了元稹的排挤,于是他前往淮南寓居,并深爱上了丹阳曲阿的地方,最终选择隐居在那里度过余生。
张祜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名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使他名声大噪,《全唐诗》收录了他的349首诗歌。他的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尽管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境,但他通过诗歌创作留下了不朽的艺术遗产。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尚无确切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