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草虫喧嚣着无边暮色,静默沉思打坐在西林。
听雨更觉得寒气遍布,推门却只见落叶深深。
当年因病困滞在京都,我俩同起归隐洞庭心。
这也是兄长您的心事,迟疑徘徊共拖到如今。
注释:
从兄:指堂兄,即同辈的兄弟。
螟(míng)虫:泛指各种秋虫。
西林:指西林寺,一座寺庙。
彻:通夜,指一直到天明。也有一作“尽”。
京邑病:指贾岛在京城长安时,屡次考试不中,积累的忧虑成为疾病。京邑指京城长安。
洞庭心:指贾岛心中的归隐之心,希望能够隐居在洞庭湖上。
吾兄:称呼贾岛,表示亲近。
迟回:游移,徘徊。
《秋寄从兄贾岛》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贾岛和无可的关系以及无可为了怀念贾岛而写下这首诗的情景。
贾岛是无可的堂弟,两人从小就一起出家为僧,虽然后来贾岛还俗了,但他们的感情一直很深厚。他们经常通过诗信来往,互相表达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无可在庐山西林寺的某个秋天写下的,他在这个寺庙中度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无可心中充满了对贾岛的思念和怀念之情。或许是因为庐山的秋天景色美丽,或许是因为这个寺庙与贾岛有着特殊的联系,无可决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可能是无可在思念贾岛的同时,也在回忆两人在寺庙中的时光。他可能描述了庐山秋天的美景,以及寺庙中的宁静与祥和。通过这首诗,无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传达给贾岛,同时也表达了对贾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整个创作背景中,贾岛和无可的关系是核心,他们的感情深厚和诗信往还是这首诗的灵感来源。庐山西林寺的秋天景色和寺庙的特殊意义则为这首诗提供了背景和情感的表达。通过这首诗,无可希望能够永远怀念和纪念贾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贾岛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秋寄从兄贾岛》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的赏析主要围绕着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开。
首先,诗的前半首通过描写黄昏到深夜再到清晨的景色,突出了景中寓情的特点。诗人通过对西林寺和庐山香炉峰的描写,展示了物与人的对比,以及作者在禅房中的静坐禅思。这种对比和相映益彰的手法,使得诗中的景物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诗的后半首回忆往事,表达了对当前的感慨,着重突出了情感的表达。诗中提到了贾岛和无可两位兄弟,他们曾在京城长安时一起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贾岛因屡试不第而积忧成疾,最终选择回山皈依佛门。诗中通过“病”字的运用,既表达了贾岛的忧愤之病,也表达了对朝廷昏庸的不满和国事的无可救药之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中的回忆更加深刻和感人。
最后,诗中还通过“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这两句“象外句”,将“落叶”与“听雨”联系在一起,表达了长夜不眠和怀念贾岛的情感。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状景和摛情的手法,将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当前的感慨。同时,诗中还通过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使得情感更加深刻和丰富。整首诗既有景物的美丽描绘,又有情感的真挚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秋寄从兄贾岛》赏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无可的整理补充: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
无可以诗才著称,他的诗作多为五言诗,与贾岛、周贺齐名。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为特点,常以山水、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作也常表达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追求。
除了诗歌创作,无可还以书法见长,他效仿柳公权的书法风格,擅长柳体书法。他的书法作品流畅自然,笔势遒美,被誉为柳公权的传人。
关于无可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细节,目前没有详细的资料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