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郡归洛阳寄友人》原文赏析

  • jùn
    guī
    luò
    yáng
    yǒu
    rén
  • [
    táng
    dài
    ]
    liú
  • yuǎn
    zhé
    nián
    yóu
    shào
    chū
    guī
    bìn
    shuaī
  • mén
    xián
    shì
    jìng
    lǎo
    sēng
  • jiàn
    zhī
    zhū
    pín
    weí
    gōu
  • yǐng
    weī
    náng
    weì
    chū
    hán
    shèn
    nán
    chuī
  • luò
    weí
    xīn
    zài
    píng
    shēng
    yǒu
    zhī
  • shāng
    shēn
    hòu
    tīng
    zhě
    jìng
    weí
    shuí

原文: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
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
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
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相关标签:回忆抒情感慨壮志未酬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当年我被贬到他乡时还年轻,刚刚回到故乡时已经白发苍苍。我的门庭已经冷落,曾经侍奉我的老部下都已经离去,屋子里宁静安定,这正是我这位老僧所期望的。我没有看到屋中有蜘蛛聚集的吉祥征兆,但我的身体却频繁受到佝偻病的困扰。针尖已经不再锋利,却还没有出口袋,天气十分寒冷,即使邹衍吹奏乐曲也不能取暖。我沦落失意但内心仍然存在,一生中也有几个知己。在深夜之后唱起商歌,又有谁会听呢?

注释:颖囊未出:比喻才华还未得到展示或发挥。濩落:沦落失意。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译文及注释详情»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照片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出生于彭城(今徐州),是汉族人,祖籍洛阳。他自称是汉中山靖王的后裔。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诗豪”。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他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政治上,刘禹锡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然而,他参与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的历史学家和收藏家周新国先生的考证,刘禹锡在被贬期间写了著名的诗作《汉寿城春望》。

关于刘禹锡的生平和思想,还有许多其他的资料和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

猜您喜欢

早蝉

唐代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阳关曲·答李公择

宋代 苏轼

济南春好雪初晴。
才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宋代 王以宁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