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水熔(rónɡ)金,天淡暮烟凝碧。楼上谁家红袖,靠阑(lán)干无力。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zhào)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
熔金:形容落日照在水里灿烂的颜色。
红袖:指女子。
红衣:状鸳鸯彩羽。
短棹:指代小舟,此指舟中之人。
译文:
夕阳映照在水面上,水面变得金黄一片,天空渐渐暗淡,烟雾凝结成碧色。楼上有人家的女子,穿着红袖,靠在栏杆上无力地倚着。鸳鸯相对在水中洗涤着红色的羽毛。有人在小舟上吹奏着长笛。突然惊起一对鸟儿飞走了,听着波浪拍打的声音。
《好事近·夕景》译文及注释详情»
熔金:形容落日照在水里灿烂的颜色。熔金一词用来形容夕阳的颜色,当太阳快要落山时,阳光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片金黄色的光芒,如同金子融化一般,非常美丽。
红袖:指女子。红袖一词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娇媚。红色是象征热情和活力的颜色,而袖子则是女子衣袖的一部分,因此红袖可以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迷人。
红衣:状鸳鸯彩羽。红衣一词用来形容鸳鸯的羽毛。鸳鸯是一种美丽的水鸟,雄鸟的羽毛多为红色,雌鸟的羽毛多为白色。因此,红衣可以用来形容鸳鸯的彩羽,表达出美丽和绚丽的意象。
短棹:指代小舟,此指舟中之人。短棹一词用来指代小船上的人。棹是划船用的工具,短棹则是指长度较短的划船工具。在这里,短棹用来指代小船上的人,表示他们正在划船或者航行的状态。
《好事近·夕景》注释详情»
这首词以描绘两位主要人物为中心,一位是凭栏的女子,另一位是舟中弄笛的人。词中并没有追求吹箫引来凤凰的壮丽景象,却意外地惊动了鸳鸯飞离。词中并未提及其他鸟类,只专注于描写鸳鸯,这种微妙的细节透露出了词作者的深意。
这首词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独特见解。通过凭栏女子和舟中弄笛人的对比,词作者传达了一种深情而微妙的情感。凭栏女子的存在象征着柔美和温柔,而舟中弄笛人则代表着自由和独立。两者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词中的鸳鸯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它代表着爱情的美好和纯洁。作者选择只提及鸳鸯而不涉及其他鸟类,可能是为了强调爱情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这种微妙的细节描写,使得词中的情感更加细腻而深刻。
整首词以简短的篇幅,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通过凭栏女子和舟中弄笛人的形象对比,以及鸳鸯的象征意义,词作者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深情而微妙的情感。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精准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事近·夕景》赏析详情»
廖世美是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词人,生平无考,据传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关于廖世美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日期和详细信息目前尚无确凿的记录。
根据传说,廖世美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游的好友和同乡。廖世美以其才华横溢的词作而闻名于世。他的词作多以婉约清新、含蓄深沉为特点,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廖世美的词作在当时广为流传,被誉为南宋时期的文学瑰宝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文献的缺失,廖世美的生平事迹和词作数量都无法得知。尽管如此,他的词作仍然被后人传颂,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廖世美的死亡,同样缺乏确切的记录。根据一些文献记载,廖世美可能在南宋末年或元代早期去世。然而,这些记载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日期和细节,因此无法确定廖世美的死亡时间。
尽管廖世美的生平和死亡的确切信息无法得知,但他作为一位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作仍然被后人珍视和传承,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