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原文赏析

  • qīng
    àn
    ·
    lín
    guǎn
    huái
    怀
  • [
    sòng
    dài
    ]
    huáng
    gōng
  • lín
    guǎn
    huái
    怀
    yòu
    hái
    shì
    cuī
    rén
    huí
    shǒu
    gāo
    chéng
    yīn
    xìn
    shuāng
    qiáo
    yuè
    guǎn
    shuǐ
    cūn
    yān
    shì
    zǒng
    shì
    jūn
    chù
  • cán
    bié
    xiù
    yàn
    zhī
    màn
    liú
    chóu
    qiān
    qiàn
    guī
    hóng
    鸿
    fēn
    hóng
    鸿
    feī
    zhù
    lán
    cháng
    tiān

原文: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相关标签:离别相思抒情青玉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邻家的公鸡才不管离别的痛苦,还是不停地啼叫,像是在催人离去。回望高城,音信却受到阻隔。严霜覆盖的小桥、月光笼罩的驿馆、流水环绕的村庄、烟雾蒙蒙的城市,无一不是思念你的地方。
分别时,溶有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沾湿了衣袖,却留下了千万缕哀愁。想请归鸿捎去我的思念,但是(冷漠无情的)鸿雁却不肯停留,展翅渐飞渐远。我倚着栏杆默然无语,独自伫立在暮色笼罩的长空之下。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裛(yì):同“浥”,沾湿。
别袖:分别时挥动的衣袖。
燕支雨:指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燕支:即胭脂。
谩(mán):欺骗。
倩:请托。
归鸿:南归的大雁,这里指回归京城之人。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在绍兴八年(1138年)登第后与主战派赵鼎关系密切,引起了秦桧的忌恨。当词人离开泉州幕府时,皇帝召他去都城临安。在奔赴临安之前,词人预感到前途不妙,因此创作了下面这首词。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和不满。通过景色的变化和动物的形象,词人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词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黄公度的照片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他于绍兴八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一,被任命为平海军节度判官。然而,后来他被秦桧诬陷,被罢免职务。黄公度随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但不久后又被罢免,被调任为台州崇道观的主管。

黄公度在任通判肇庆府期间,还兼任南恩州的知州。然而,秦桧去世后,黄公度得以复职,并且逐渐晋升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的职位。然而,黄公度在四十八岁时去世。

黄公度一生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和《知稼翁词》一卷。这些著作记录了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猜您喜欢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

宋代 黄大临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

宋代 李之仪

小篷又泛曾行路。这身世、如何去。去了还来知几度。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
夕阳杳杳还催暮。练净空吟谢郎句。试祷波神应见许。帆开风转,事谐心遂,直到明年雨。

青玉案(次韵戴时芳)

宋代 陈著

钱塘江上潮来去。花落花开六桥路。三竺三茅钟晓暮。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平地波涛挟风雨。往事凄凄都有据。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