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为了这个小官,兄弟们不得不各奔东西。知烟的往事随着岁月的风雨渐渐逝去,别的歌曲已经不忍再听,何况又遇上百花猾谢的暮春天气?
愁情啊,就像纷纷凋零的落花那样多。兄弟们啊,就要追随着鸿雁远去。您向南方霉向覃北就要出发,谁知以后相会在哪里?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薄宦(huàn):谓官职卑微,仕途不甚得意。
征鸿:远行的大雁。
潇湘:即潇水和湘水,均在湖南境内。这里是代指湖南一带。
秦:今陕西一带。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知烟(zhī yān):了解烟火,指了解过去的事情。
百花猾谢(huá xiè):指百花凋谢,形容春天即将过去。
愁情(chóu qíng):忧愁的情感。
追随(zhuī suí):跟随。
鸿雁(hóng yàn):大雁,象征远行。
霉(méi):向南方。
覃(qín):向北方。
陕西(shǎn xī):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西北地区。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南宋时期词人于绍兴八年举进士第一,他的弟弟黄童也以同榜乙科及第。兄弟俩同时释褐,本应是喜事,但进入官场后却不得不各自奔向前程,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相互扶持、共同分享生活的点滴。因此,词人感到心情沮丧,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这个背景描绘了词人在功名利禄的追求中,与亲人之间的疏离和分离。尽管兄弟俩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他们却被迫放弃了彼此的陪伴和支持。这种情况使词人感到失落和沮丧,他意识到在追逐功名的过程中,他们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
这篇创作背景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的现实困境。他们为了追求功名地位,不得不放弃亲情和友情,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权谋。这种背景下,词人的心情沮丧和无奈是可以理解的,他通过写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篇创作背景还反映了词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他意识到功名利禄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而是可能导致亲情和友情的疏离。词人通过写词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反思,呼吁人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要珍惜亲情和友情,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总之,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南宋时期词人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与亲人之间的疏离和分离,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这篇背景,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词人写下这首词的动机和情感。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创作背景详情»
仅是一首离别之词,更是一首描绘兄弟情深、坎坷命运的词。通过对兄弟分离的描写,词人表达了对朝廷腐败无能的不满和对宏图壮志难以实现的无奈。他们的离别不仅是身体上的分离,更是心灵上的痛苦和无奈。词人通过描写兄弟之间的深情厚意和相互鼓励安慰,表达了对亲情的珍惜和对命运的无奈。然而,现实的残酷和乱世的坎坷使得他们只能独自承受生活的压抑和时间的流逝。最后,词人以“春将暮”来衬托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兄弟再相会的期盼。整首词以低婉徘徊的笔调收尾,愁思依旧飘摇不断,给人一种深深的伤感和无奈的情绪。这首词通过对兄弟情深、命运坎坷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和思考。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赏析详情»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他于绍兴八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一,被任命为平海军节度判官。然而,后来他被秦桧诬陷,被罢免职务。黄公度随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但不久后又被罢免,被调任为台州崇道观的主管。
黄公度在任通判肇庆府期间,还兼任南恩州的知州。然而,秦桧去世后,黄公度得以复职,并且逐渐晋升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的职位。然而,黄公度在四十八岁时去世。
黄公度一生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和《知稼翁词》一卷。这些著作记录了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