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补充汉字译文】
丝槐(sī huái):指细长的槐树枝条。
烟柳(yān liǔ):指烟雾缭绕的柳树。
长亭(cháng tíng):指长长的亭子。
取次(qǔ cì):次第,一个挨一个地,草草,仓促,此处指草草,仓促。
分离(fēn lí):分开,离别。
【注释】
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这句诗描绘了长亭路上丝槐和烟柳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分别的不舍之情。时间过得很慢,仿佛一天就像一年那样,愁苦难以忍受。站在高城上回首,夕阳下的云彩遮住了视线,看不见离别的人去了哪里。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补充汉字译文】
梦回(mèng huí):即梦断,醒也。
彻晓(chè xiǎo):天将明。
【注释】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在旅舍解下马鞍时,天色将晚,他暗自回忆起叮咛自己的话语。他内心的柔肠情感有多少?薄薄的被子孤单地铺在枕头上,梦中回忆着离别的人,直到天明时潇潇细雨。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译文及注释详情»
取次:指按照次序一个一个地进行,表示草率、仓促的意思。
梦回:指梦境突然中断,意味着从梦中醒来。
彻晓:表示天将要亮,即天刚刚开始破晓。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注释详情»
看下片,表现旅舍中的苦思。诗人身处陌生的旅舍,思念之情更加浓烈。他回忆起与离别之人的往事,回忆起曾经的甜蜜和幸福。然而现实的残酷却将他拉回了现实,他意识到这段美好的回忆已经成为过去,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他感叹时间的流逝,感叹岁月的无情。他的思念之情愈发深沉,愈发苦楚。
整首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写别时情景和旅舍中的苦思,展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和痛苦。词人巧妙地运用了音韵和抒情手法,使词句参差,音律严谨,表达出了离愁之既深且苦的情感。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人的情感表达,成为了词林中的佳话。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鉴赏详情»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诗僧。
惠洪自幼家境贫寒,14岁时父母双亡,不得不入寺为沙弥。19岁时,他前往京师,到天王寺剃度成为僧人。由于当时领取度牒比较困难,他冒用了惠洪的度牒,从此以洪惠为自己的名字。
后来,惠洪南归庐山,依附于归宗寺的真静禅师,并随他一起迁往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遭遇了许多不幸,因为冒用惠洪的名字并与党人结交,他两次被关进监狱。曾经被发配到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年)才获释回到故乡。
建炎二年(1128年),惠洪去世。
年时江上垂杨路。信拄杖、穿云去。碧涧步虚声里度。疏林小寺,远山孤渚,独倚阑干处。
别来无几春还暮。空记当时锦囊句。南北东西知几许。相思难寄,野航蓑笠,独钓巴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