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诗僧。
惠洪自幼家境贫寒,14岁时父母双亡,不得不入寺为沙弥。19岁时,他前往京师,到天王寺剃度成为僧人。由于当时领取度牒比较困难,他冒用了惠洪的度牒,从此以洪惠为自己的名字。
后来,惠洪南归庐山,依附于归宗寺的真静禅师,并随他一起迁往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遭遇了许多不幸,因为冒用惠洪的名字并与党人结交,他两次被关进监狱。曾经被发配到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年)才获释回到故乡。
建炎二年(1128年),惠洪去世。
惠洪力是一位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独特才华的作家。他的文章自然而有文采,五色体自然,秋水精神出眉目。他对苏轼、黄庭坚的倾倒备至,而在江西诗风笼罩文坛的时候,惠洪能够独树一帜。
惠洪的诗歌雄健俊伟,辞意洒落,气韵秀拔。他的五古诗《石霜见东吴诚上人》、《送文中北还》用笔老到,如同记叙和画画一样。而他的近体诗《石台夜坐》、《上元宿百丈》、《早春》则清秀奇警。他的诗句如“夜色已可掬,林光翻欲流”,“方收一霎挂龙雨,忽作千秋□鹞风”都受到了其他诗人的称道。此外,他还擅长写小词,情思婉约,有着秦少游的风格。
惠洪著有《冷斋夜话》10卷,主要论述诗歌和一些琐事。他在论诗方面多引用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观点,尤其引用了黄庭坚的话语。然而,这本书中也有一些记事杂项,其中包括一些假托和伪造的痕迹。陈善在《扪虱新话》卷八中对《冷斋夜话》的诞妄进行了驳斥,《彦周诗话》等也多次对其进行了非议。然而,这本书也多次被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引用。
此外,惠洪还著有《天厨禁脔》3卷,其中以唐宋各家的篇章和句子为例,标论诗歌的格调,可供研究文学批评史的人参考。
惠洪所著的《石门文字禅》共3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径山寺刊本。《冷斋夜话》有《萤雪轩丛书》本。《天厨禁脔》3卷有影印明刊本。这些著作都是惠洪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方面的重要贡献,对于研究文学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惠洪著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