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后期》原文赏析

  • shǔ
    dào
    hòu
  • [
    táng
    dài
    ]
    zhāng
    shuō
  • xīn
    zhēng
    yuè
    lái
    wǎng
    chéng
  • qiū
    fēng
    xiāng
    dài
    xiān
    zhì
    luò
    yáng
    chéng

原文: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相关标签:抒情秋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客居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就像与时间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事先计划好的。
然而秋风不愿等待,我自己先去了洛阳城。

注释:
蜀:指今天的四川一带。
争日月:与时间竞争。
洛阳:当时的首都,武则天在称帝后定都于洛阳。 《蜀道后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武则天天授年间(690年九月—692年三月)创作的。当时,诗人担任校书郎的职位,并曾两次被派往西蜀。诗人原本计划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但由于一些事情的发生,他被迫推迟了行程。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 《蜀道后期》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游子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办事时对家人的思念和渴望回归的心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这两句,将游子的心情和计划都表达了出来。他用“争日月”来形容游子对时间的追求,展现了游子在异地的焦虑和渴望。而“来往预期程”则表明了游子在远行之前的准备和计划,显示了他对任务的认真和责任感。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为后文的转折做铺垫。诗人原本计划在秋天之前回到洛阳与家人团聚,然而“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这一转折让游子的希望落空。诗人以秋风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将自己的失望和无奈转嫁给了秋风,形容它“无情”。这样的表达方式既避免了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游子的心情和境遇的描绘,展现了游子在异地办事时的思乡之情和对回归的渴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转折和比喻,使诗歌更具有意境和深度。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技巧。 《蜀道后期》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张说的照片
张说

张说(667年~730年)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他的字是道济,又有一个字是说之。他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但他的家族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后来迁居洛阳。

张说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被誉为唐代诗歌的瑰宝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和思考。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张说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曾担任过唐玄宗朝的宰相,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节俭治国,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勤政廉洁,力求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他的政绩被后人称赞为“张说之治”。

张说的一生经历了动荡的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但也深感时局的艰难和政治的腐败。他对于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关注。

张说于730年去世,享年63岁。他的去世给文学界和政治界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的诗作和政治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张说之学”。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猜您喜欢

醉中作

唐代 张说

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春雨早雷

唐代 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道家四首奉敕撰

唐代 张说

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
香随龙节下,云逐凤箫飞。暂住蓬莱戏,千年始一归。
窈窕流精观,深沉紫翠庭。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輧。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
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唯有三山鹤,应同千载归。
道记开中箓,真官表上清。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
天上灵书下,空中妙伎迎。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