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即事》原文赏析

  • jiāo
    xíng
    shì
  • [
    sòng
    dài
    ]
    chéng
    hào
  • fāng
    yuán
    绿
    xíng
    shí
    chūn
    yáo
    shān
    weí
  • xìng
    zhú
    luàn
    hóng
    chuān
    穿
    liǔ
    xiàng
    kùn
    lín
    liú
    shuǐ
    zuò
    tái
  • zhǎn
    jiǔ
    shí
    fēn
    quàn
    zhī
    fēng
    huā
    piàn
    feī
  • kuàng
    shì
    qīng
    míng
    hǎo
    tiān
    fáng
    yóu
    yǎn
    wàng
    guī

原文: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相关标签:清明节春游感叹人生珍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游赏,远山春意正浓,四周一片碧绿苍翠。
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乱红,穿过柳丝飘摇小巷的落花;感到困倦时,就坐在溪水边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
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
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不妨肆意游玩,但不可乐而忘返。

注释:
恣行:尽情游赏。
遥山:远山。
兴:乘兴,随兴。
乱红:指落花。
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 《郊行即事》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成功了。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春天景色和追逐落花的游戏,表达了珍惜友情和时光的主题。诗人将清明节描绘成一个晴朗的好日子,感叹风花飘落的美丽。诗中的追逐落花的游戏增添了稚趣,诗人休憩时沉思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劝说世人珍惜友情和时光。诗分为两个部分,前面描写了郊外踏春的美景,后面表达了对时间和友情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一些美化主题的词汇,增加了浪漫色彩。整首诗展示了理学派的思索特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思考,成功地表达了珍惜友情和时光的主题。 《郊行即事》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程颢的照片
程颢

程颢(1032-1085)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他字伯淳,被学者尊称为明道先生。他出生于洛阳(今属河南)。

在神宗朝,程颢曾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命题。其中包括“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他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并强调识得这个理后,就应该“以诚敬存之”。他还倡导了“传心”说,认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的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被朱熹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程朱学派。他的言论被他亲自撰写的著述书籍所收录,这些书籍被编入《二程全书》。关于程颢的生平和思想,后人也有很多著述。

猜您喜欢

春游值雨

唐代 张旭

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

春游吟

唐代 李华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春游曲

明代 吴兆

细雨湿春泥,流莺几树啼。
东风淮水曲,落日长干西。
夹道看驰马,围场下斗鸡。
倡楼今夜醉,月出管弦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