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自金乡之济至羊》原文赏析

  • fèng
    huáng
    tái
    shàng
    chuī
    xiāo
    jīn
    xiāng
    zhī
    zhì
    yáng
  • [
    sòng
    dài
    ]
    cháo
    zhī
  • qiān
    xiāng
    kuàng
    bǎi
    fáng
    wǎng
    cháo
    hái
    yòu
    zhèng
    shì
    meí
    chū
    dàn
    zhù
    qín
    weì
    mián
    mán
    shàng
    xiāng
    féng
    huǎn
    peì
    fēng
    yún
    bān
    bān
    xīn
    qíng
    hǎo
    weì
    fáng
    xíng
    jìn
    qīng
    shān
    <
    b
    r
    /
    >
    yìng
    xié
    hòu
    fáng
    xiǎo
    lái
    weí
    yíng
    yíng
    duì
    huā
    jiān
    biàn
    便
    pīn
    liǎo
    sōng
    láo
    cuì
    mǎn
    hóng
    cán
    shuí
    xìn
    qīng
    ān
    shè
    qīng
    shì
    céng
    yǒu
    rén
    xián
    xiū
    shuō
    lián
    wài
    jiǔ
    chūn
    hán

原文: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
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便拚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相关标签:凤凰台上忆吹箫

宋代诗人晁补之的照片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出生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是汉族。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他三位学士是黄庭坚、秦观和张耒。他曾担任过吏部员外郎和礼部郎中的职务。

晁补之擅长书画,能写诗词,善于作文。他与张耒一起被称为“晁张”。他的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接近柳宗元。在诗学方面,他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他的词作风格豪爽,语言清秀流畅,近似苏轼的风格。然而,他的诗词中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

晁补之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观察。

关于晁补之的生平和作品,以上是一些基本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猜您喜欢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徐芍兰五月

清代 曹景芝

花径尘封,苔枝玉瘦,东风啼遍红鹃。
有芳魂缥缈,来吊春妍。
听彻江城细雨,心酸透、有泪无言。
难留住、香消粉褪,薄命如烟。
凄然。
美人去远,便梦到罗浮,蝶也无缘。
只萧条纸帐,依约当年。
添尽相思一缕,凭栏处、处处生怜。
还痴想,佩环来也,月下灯前。

凤凰台上忆吹箫 别恨

清代 黄永

杨柳风多,梧桐露落,兰舟初泊方塘。
正画楼酒散,残月微凉。
多少心头旧事,些儿语、刺刺商量。
听何处,晨鸡喔喔,重剔银缸。
悲伤。
半醒犹醉,看水光天色,一派苍茫。
更林鸦鼓翼,欸乃渔郎。
重向石栏干外,携红袖、亲佩香囊。
偷挥泪,烟波千里,摧折刚肠。

凤凰台上忆吹箫 落红怨

清代 程颂万

绮梦欺鹃,芳心忏蝶,夜来无数残红。
恨纻衣频剪,小院人空。
燕子归来相唁,香魂断、嫁与东风。
愁无据、狸奴未省,暗蹴鞋弓。
匆匆。
昨宵私饯,乍撇了红楼,恩淡愁浓。
祝明年再见,私语哝哝。
阑角夕阳痕腻,青苔褥、暖衬蒙茸。
恹恹思、蓦禁风刬,卷上郎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