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也因人热。
甚秋风、年年容易,者回奇绝。
燄燄烧空云如火,占断沧溟空阔。
却付与、乱虫骚屑。
空谷断无人倚竹,笑梧桐、何苦知清节。
谁障扇,庾楼月。
燠凉也作沧桑阅。
便寻常、天时人事,而今休说。
门外风沙骄阳路,珍重填胸冰雪。
问褦襶、何如吾拙。
推枕总然无好梦,又朝暾、红似残鹃血。
愁极目,且晞发。
况周颐(1859~1926)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词人。他原名周仪,后来改名为周颐,以避免与宣统帝溥仪的名字相同。他的字是夔笙,又有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年号蕙风词隐,人们也称他为况古、况古人。他的室名有兰云梦楼、西庐等。
况周颐出生在广西临桂(今桂林),原籍湖南宝庆。他于光绪五年成为举人,曾在内阁中担任中书官,后来进入了张之洞和端方幕府任职。他一生都致力于词作,共计五十年,尤其擅长词论。他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一起被誉为“清末四大家”。
况周颐著有《蕙风词》和《蕙风词话》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对词的独特见解和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他的词作被广泛传播,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况周颐于1926年去世,他的一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被后人视为晚清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老大功名冷。
莽天涯、此生剩有,萧萧双鬓。
廿载词场空角逐,狂气消除殆尽。
况正是、藩邦告警。
投笔请缨何处是,卧蓬茅、血泪和愁迸。
钟子沓,相如病。
文章底事同争竞。
漫登场、蹇驴出郭,扁舟坐稳。
万顷荷花香世界,一片奁开明镜。
看烟外、斜阳欲暝。
回忆深闺临别语,逐秋风、忍负双肩并。
应自笑,江南俊。
福慧双修矣。
问芳龄、二八年纪,聪明如此。
一卷新诗出示我,美玉精金堪比。
真不愧、诗书门第。
拈出卷中读史句,岂寻常、弄月吟风耳。
簪花格,银钩字。
瑶池仙子应如是。
爱翩翩、温柔态度,端庄容止。
恰有仙郎成伉俪,一对璧人双美。
堪称得、扫眉才子。
况又人言知孝道,侍孀姑膝下呈欢喜。
福与慧,更谁似。
梦底闻弦语。
听声声、骚骚屑屑,凄悽楚楚。
不唱谢娘团扇曲,不唱苏娘眉妩。
也不唱、秋娘金缕。
玉碾为尘珠撤串,脱鹴裘、未抵缠头赌。
明月上,鹤乱舞。
年时欢会同千古。
几相逢、佳人二八,良宵三五。
客似乱萍离复合,侬似堕莲心苦。
便卿也、似风飘絮。
霎地悬灯倾热酒,怕明朝、劳燕难为主。
谁借打,正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