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帽影羞花,襟痕泥酒,匆匆赚却芳时。
半榻书尘,相如倦极谁知。
流莺莫作伤春语,替垂杨、惜起腰肢。
问东风底事,残英欲坠还迟。
长亭早是相思路,更和烟和雨,芳草凄其。
最苦登临,如何楼阁参差。
红墙便抵蓬山远,说红墙、更在天涯。
倚琼箫、醉不成声,不醉休吹。
况周颐(1859~1926)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词人。他原名周仪,后来改名为周颐,以避免与宣统帝溥仪的名字相同。他的字是夔笙,又有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年号蕙风词隐,人们也称他为况古、况古人。他的室名有兰云梦楼、西庐等。
况周颐出生在广西临桂(今桂林),原籍湖南宝庆。他于光绪五年成为举人,曾在内阁中担任中书官,后来进入了张之洞和端方幕府任职。他一生都致力于词作,共计五十年,尤其擅长词论。他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一起被誉为“清末四大家”。
况周颐著有《蕙风词》和《蕙风词话》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对词的独特见解和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他的词作被广泛传播,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况周颐于1926年去世,他的一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被后人视为晚清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细雨侵帘,彤云如幕,晓寒暗透窗纱。
徙倚回廊,嫣红犹见山花。
霓裳翠羽匆匆过,又匆匆、梦向天涯。
漫咨嗟。
百劫悲欢,几度虫沙。
平生意气矜怀抱,枉目驱豺虎,手搏龙蛇。
老卧南疆,一身破国亡家。
文章解惑非夸世,论千秋、愿已嫌奢。
怅啼鸦。
谢傅筝弦,白傅琵琶。
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
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
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
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
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
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
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
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