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迤逦古原,北走雁门,南抵苍梧野。
有漕渠,更轴以昆冈。
对重江复关相亚。
当盛时、曾闻沸天歌吹,钿车士女争游冶。
看袤广三坟,格高五岳,崇干峻堞云遮。
算芜城自古帝王家。
况盐井铜山竞豪奢。
五百余年,固护几扃,精妍士马。
嗟。
剖豆分瓜。
离宫转瞬剩栖鸦。
山鬼啼秋雨,霜飙夜吼惊砂。
镇伏虎餐肤,肌鹰厉吻,黄埃白草秋潇洒。
问镜槛银扃,璇渊碧树,如今鲜有存者。
祇凝思寂听增悲咤。
叹金屋名哇旧娇姹。
已春魂、飘尽烟麝。
兰心玉貌豆舍,骨冷腥尘下。
抽琴命操,怨歌凄苦,为把沧桑细写。
甚千龄万代休言,又边风、城上寒也。
易顺鼎(1858~1920)是清末官员、诗人,也是寒庐七子之一。他的字有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他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是易佩绅的儿子。光绪元年他成为举人,后来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上书请罢和义。他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他被任命为督江楚转运,在此之后他被派往广西、云南和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职务。辛亥革命后,他前往北京,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往。袁世凯称帝后,易顺鼎被任命为印铸局长。然而,帝制失败后,他沉迷于歌楼和妓馆。易顺鼎擅长诗歌创作,注重对仗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为“樊易”。他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作品。
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 使家童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