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郊原初过雨》原文赏析

  • ruì
    xiān
    ·
    jiāo
    yuán
    chū
    guò
  • [
    sòng
    dài
    ]
    yuán
    huá
  • jiāo
    yuán
    chū
    guò
    jiàn
    bài
    líng
    luàn
    fēng
    dìng
    yóu
    xié
    yáng
    guà
    shēn
    shù
    yìng
    nóng
    chóu
    qiǎn
    dài
    yáo
    shān
    meí
    lái
    shí
    jiù
    shàng
    yán
    huā
    jiāo
    huáng
    bàn
    dào
    ér
    jīn
    weí
    yǒu
    biān
    liú
    shuǐ
    jiàn
    rén
  • yóu
    tíng
    shēn
    jìng
    xià
    hái
    xún
    jiù
    céng
    chù
    liáo
    juàn
    shāng
    hèn
    zuì
    chóu
    zòng
    shōu
    xiāng
    zàng
    jìng
    nián
    chóng
    dào
    rén
    miàn
    táo
    huā
    zài
    fǒu
    niàn
    shěn
    shěn
    xiǎo
    yōu
    chuāng
    yǒu
    shí
    mèng

原文: 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眉妩。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
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沈沈、小阁幽窗,有时梦去。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写景离别抒情羁旅瑞鹤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郊外原野刚下过一场雨,只见枯枝败叶零乱,雨停风定后还在空中飘舞。夕阳斜挂丛林树梢,照得远山如佳人微皱愁眉,显得分外妩媚凄楚。我沿着旧路重新走去,记得当时岩上有野花半吐。如今却只有路旁溪水,好像与我一见如故。
我默默无语。客舍里寂静无声,下马后我就仔细寻找,旧日曾经题诗之处。这真是无聊疲倦的旅行,终日里感伤离愁别恨,最是让人心中悲苦。即便是我还保存着她的香镜,但他年故地重返,谁能知她是否还在故居?我想念那深深庭院小楼幽窗,愿在梦中寻她千百度。

注释:
1、风定:风停。
2、浓愁浅黛:喻指山色浅浅深深。黛,青色。
3、媚妩:西汉张敞为妻子画眉,长安人说他“眉妩”,这里指妩媚可爱。
4、岩花:长在岩石旁的花。
5、半吐:半开。
6、邮亭:古时设在沿途,供递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
7、旧曾题处:从前题字的地方。
8、收香藏镜:借喻对于爱情的坚贞执着。收香,用晋代贾充之女窃其父所藏奇香赠给韩寿,后结成夫妻的典故。藏镜,用南朝陈亡后,驸马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因各执半镜而得以重圆的典故。这里表示自己珍藏着爱情的信物和对爱情的忠贞。
9、人面桃花:用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意。
10、小阁幽窗:指女子居住之处。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这首词的创作动机和背景。在宋代的都市繁华中,歌妓们以她们的美貌和才艺吸引了许多为了科举功名而奔波的士子们的关注。这种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作者通过《荔枝香近》、《卓牌子近》等作品记录了他与歌妓们在一起时的欢乐和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因此,这首词很可能是为了表达作者与意中人分别后的离恨之情而创作的。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二

是主观的,他将流水视为唯一不变的事物,是因为他希望找到一种永恒的依托,以抚慰自己的离愁别绪。

下片写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独倚危楼,望断天涯路。”词人独自倚在危楼上,眺望远方,却只能看到天涯尽头的路断了。这里的危楼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望断的天涯路则表达了他与所思念之人的距离遥远,无法再相见的痛苦。接下来的几句“烟波江上,一帘愁影,千里孤舟,万里烟波。”通过描写江上的烟波和孤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烟波江上的愁影,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忧伤和离愁,而孤舟则代表着词人孤独的旅途。这里的烟波江上和孤舟都是词人内心的投射,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词人将自己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何处是归程?”是词人对自己的迷茫和无助的呼喊。词人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不知道离别之后的归程在何方。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也反映了他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描写景色和抒发情感,将词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人通过描写风雨后的黄昏景色、斜阳映照的远山和烟波江上的孤舟,表达了自己的离愁之情。词人的离愁别绪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读者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助。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赏析二详情»

赏析

美好回忆。这两句词描绘了作者曾经走过的旧路,溪水潺潺流淌,岩花娇黄吐露,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这里的景物与前面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伤离恨情感。



“去时茫茫”至下阕,词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作者回忆起离别时的茫茫无边,心中的伤痛和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用“瑞鹤”来比喻自己,瑞鹤是祥瑞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成了离人的形象。瑞鹤飞翔,离去了的身影,只能在远方的天空中看到,再也无法触摸。这种离别之苦,使作者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悲伤。



整首词以写景入情,通过描绘郊原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伤离恨情感。词中的景物与作者的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苦闷。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的手法,使词具有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共鸣。



袁去华的《瑞鹤仙》虽然在当时并不被重视,但它却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作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痛苦和苦闷。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的手法,使词具有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共鸣,使人不禁为作者的离别之苦而感到心痛。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赏析详情»

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出生于江西奉新(一作豫章)。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记录,但大约在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

袁去华于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中举人,成为一名进士。后来他改任官职,担任石首县的知县,并在此地去世。

袁去华擅长创作歌词,他的才华曾被张孝祥赞扬。他的作品包括《适斋类稿》八卷和一卷词集。此外,他还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和《文献通考》等著作,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袁去华的词作至今仍有90余首流传下来。

猜您喜欢

瑞鹤仙·岁华如转辇

金朝 长筌子

岁华如转辇,叹世路忙忙,何日知足。
锥刀竞蛮触。
这浮名浮利,少荣多辱。
谁能寡欲。
解恬淡、天之美禄。
把尘缘一旦纷飞,回首退藏岩谷。
清福。
松间步月,石上眠云,性如麋鹿。
高歌一曲。
闲吟罢,布棋局。
听猿啼鹤唳,水绿山青,篱外风敲瘦玉。
这真欢,夸古腾今,几人继续。

瑞鹤仙(栽梅)

宋代 吕胜己

南州春又到。向腊尽冬残,冰姑先报。芳心爱春早。露生香馥馥,靓妆皎皎。诗人最巧。道竹外、斜枝更好。旋移根引水,浇培松竹,凑成三妙。
回首。当年客里,荆棘途中,幸陪欢笑。闲愁似扫。记风雪、关山道。待飘花结子,和羹煮酒,还我山居送老。那青红、浪蕊浮花,尽锄去了。

瑞鹤仙

宋代 杨无咎

听梅花再弄。残酒醒,无寐寒衾愁拥。凄凉谁与共。谩赢得,别恨离怀千种。拂墙树动。更晓来、云阴雨重。对伤心好景,回首旧游,恍然如梦。
欢纵。西湖曾是,画舫争驰,绣鞍双控。归来夜中。要银烛,卸金凤。到而今,谁拣花枝同载,谁酌酒杯笑捧。但逢花对酒,空只自歌自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