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秋天的声音从叶下边生起,溪水流动的声响与黄昏一样充满寒意。我缓缓地端动着酒杯,频频催唤歌女。她沐浴后将乌黑的头发盘绕打成结,穿着的长裙拖地,一股水沉香的气息,布满了她的身体。
她歌唱得短可我旧日情却深,此次重逢令我吃惊,她竟白了双鬓。恨那绿树长大会有树荫,叹息所爱之人如今已作他妇,且有子女。谈起以前的欢爱情事,假装出听不懂的模样,只是扬起莲子,向远处的鸳鸯打去。
注释:
苕溪:在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牧之:指杜牧。《太平广记》记载:唐代诗人杜牧曾游湖州,路遇一绝色女子,以重币聘之,并与之曰:“十年不来,从他适。”十四年后杜牧始归,则该女子已嫁人三年,并生二子,杜牧赋诗一首:“自去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末转清商:叶上吹起了秋风。清商,秋风。(晋)潘岳《悼亡诗》:“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绾:将头发盘绕打成结。
乌云:形容女子乌黑的头发。
重来惊鬓霜:再次遇见旧情人,才惊讶地发现都有了白发。
怅绿阴、青子成双:指所爱女子已有归宿,且有子女。
说著前欢佯不睬,飏莲子、打鸳鸯:指女子听自己说起从前的情事,故意不理睬,只是扬起莲子,向远处的鸳鸯打去。佯,假装。飏,飞扬。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译文及注释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尹焕是山阴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在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他于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中进士,后任几漕除右司郎官。他与吴文英有唱和之交。当他未中第时,他游苕溪时爱上了一位妓女。十年后再去找她时,他发现她已经被别人据为己有,并且已经生下了他的孩子,但他仍然挂名籍中。于是他假扮郡将命令召唤她,经过一段时间后,她终于来了,但她的脸色疲惫而羞红,相对而言似乎不胜情感。尹焕为她写了一首名为《唐多令赠之》的诗,这首诗在当时非常流传。尹焕的著作有《梅津集》和《绝妙好词笺》,其中的词多是表达酸苦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