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原文赏析

  • táng
    duō
    lìng
    ·
    tiáo
    yǒu
    zhī
    zhī
    gǎn
  • [
    sòng
    dài
    ]
    yǐn
    huàn
  • zhuàn
    qīng
    shāng
    shēng
    gòng
    liáng
    huǎn
    zhuàn
    beī
    cuī
    huàn
    hóng
    zhuāng
    màn
    wǎn
    yún
    xīn
    qún
    shuǐ
    chén
    xiāng
  • duǎn
    jiù
    qíng
    cháng
    chóng
    lái
    jīng
    bìn
    shuāng
    chàng
    绿
    yīn
    qīng
    chéng
    shuāng
    shuō
    zhù
    qián
    huān
    yáng
    cǎi
    lián
    yuān
    yāng

原文: 末转清商,溪声共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沉香。
歌短旧情长,重来惊鬓霜。怅绿阴、青子成双。说著前欢佯不睬,飏莲子、打鸳鸯。


相关标签:写人抒怀唐多令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天的声音从叶下边生起,溪水流动的声响与黄昏一样充满寒意。我缓缓地端动着酒杯,频频催唤歌女。她沐浴后将乌黑的头发盘绕打成结,穿着的长裙拖地,一股水沉香的气息,布满了她的身体。
她歌唱得短可我旧日情却深,此次重逢令我吃惊,她竟白了双鬓。恨那绿树长大会有树荫,叹息所爱之人如今已作他妇,且有子女。谈起以前的欢爱情事,假装出听不懂的模样,只是扬起莲子,向远处的鸳鸯打去。

注释:
苕溪:在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牧之:指杜牧。《太平广记》记载:唐代诗人杜牧曾游湖州,路遇一绝色女子,以重币聘之,并与之曰:“十年不来,从他适。”十四年后杜牧始归,则该女子已嫁人三年,并生二子,杜牧赋诗一首:“自去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末转清商:叶上吹起了秋风。清商,秋风。(晋)潘岳《悼亡诗》:“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绾:将头发盘绕打成结。
乌云:形容女子乌黑的头发。
重来惊鬓霜:再次遇见旧情人,才惊讶地发现都有了白发。
怅绿阴、青子成双:指所爱女子已有归宿,且有子女。
说著前欢佯不睬,飏莲子、打鸳鸯:指女子听自己说起从前的情事,故意不理睬,只是扬起莲子,向远处的鸳鸯打去。佯,假装。飏,飞扬。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译文及注释详情»

尹焕

根据提供的内容,尹焕是山阴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在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他于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中进士,后任几漕除右司郎官。他与吴文英有唱和之交。当他未中第时,他游苕溪时爱上了一位妓女。十年后再去找她时,他发现她已经被别人据为己有,并且已经生下了他的孩子,但他仍然挂名籍中。于是他假扮郡将命令召唤她,经过一段时间后,她终于来了,但她的脸色疲惫而羞红,相对而言似乎不胜情感。尹焕为她写了一首名为《唐多令赠之》的诗,这首诗在当时非常流传。尹焕的著作有《梅津集》和《绝妙好词笺》,其中的词多是表达酸苦之辞。

猜您喜欢

唐多令(淮西总领蔡少卿范生日)

宋代 魏了翁

人物盛乾淳,东嘉最得人。费江山、几许精神。我已后时犹遍识,君子子、又相亲。
秋入塞垣新。风寒上醉痕。万百般、倚靠苍旻。只愿诸贤长寿健,容老我、看闲身。

唐多令(中秋)

宋代 魏了翁

轻露濯秋风,新楼插太空。更遭逢、解事天公。为唤羲和驱六马,将杲日、挂帘栊。
日影正沈红。须臾月在东。百万家、乐意融融。民意乐时天亦好,聊与众、一尊同。

糖多令/唐多令

宋代 吴潜

鸥鹭水中洲。
夕阳天际流。
倚西风、底处危楼。
若使中秋无好月,虚过了、一年秋。
举眼望云头。
蟾光一线不。
想孀娥、自古多愁。
安得仙师呼鹤驾,将我去、广寒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