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諲(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根据资料,向子諲的出生年份为1085年,去世年份为1152年。他是临江人,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在1100年,他以荫补官的身份进入官场。在徽宗宣和年间,他先后担任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的职务。后来,他被任命为江淮发运使。他与李纲关系良好,但当李纲被罢相后,子諲也被迫下台。之后,他被任命为潭州知州,但在金兵围攻潭州时,他带领军民坚守了八天。在绍兴时期,他先后担任了户部侍郎和平江府知府的职务。由于反对秦桧的议和政策,他再次被罢官,回到临江居住。他的诗歌作品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写忧国忧时的作品。他还有一部名为《酒边词》的著作,共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