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春情》原文赏析

  • suàn
    ·
    chūn
    qíng
  • [
    sòng
    dài
    ]
    qín
    zhàn
  • chūn
    tòu
    shuǐ
    míng
    hán
    qiào
    huā
    zhī
    shòu
    yān
    zhōng
    bǎi
    chǐ
    lóu
    rén
    zài
    lóu
    zhōng
    fǒu
  • niǎo
    jīn
    shuāng
    xiān
    shǒu
    qiàn
    dōng
    fēng
    huàn
    qíng
    qíng
    gēng
    nóng
    jiǔ

原文: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


相关标签:春天写景思念卜算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水清澈透明见底,花含苞欲放,枝条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楼尽目远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楼中?
我想象着伊人在熏风和煦之时,乘一叶精美的凫舟,荡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与涟涟绿水相融;多么渴望在春风吹拂中与佳人在柳下做双陆游戏,那该多么惬意呀!假如把东风请来,把自己深深恋情洗涤得更清纯,使它比酒还醇香,比酒更浓酽。

注释:透:春水清澈见底。
瘦:早春花枝嫩条、含苞欲放的倩姿。
极目:尽目远望。烟中:烟雾缭绕之中。百尺楼:意中人所居的闺楼。
四和:一种香名,叫四和香。金凫:指鸭子形的铜香炉。
双陆: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相传是三国时曹植所制。最初只有两只毂子,到了唐末加到六只,叫做叶子戏。在中国已经失传。流传到日本后,称飞双陆,现尚存。
拟:假如。倩:请。浣:洗涤,此指消除的意思。 《卜算子·春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在春季的一个寒冷的日子里独自坐着。他看到春水清澈透明,春意浓厚,百花即将绽放。这些景象触动了他的情感,让他想象自己与心爱的人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他创作了这首词。 《卜算子·春情》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春情》是南宋秦湛创作的一首词,全篇表达了词人对春日和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以描写春日的环境为开端,通过“春透水波明”一句,将春水透明如镜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寒峭花枝瘦”一句则表达了春寒未退,花朵还未完全开放的情景。词人巧妙地运用“瘦”字来形容含苞待放的花枝,给人以乍暖还寒的感觉。这三句词曾被称为“山谷小词”,被学者们所称赏。秦湛在这里学习山谷词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了峭健的气韵。

如果说前面的描写是通过比喻手法来表达词人对春日的感受,那么接下来的“花枝瘦”三字则不仅仅是客观地描写自然景物,更是触景生情,引发了词人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词人的情感变得渺渺茫茫,有些捉摸不定。也许那瘦小的花枝在他眼中幻化为恋人的倩影,于是他不自觉地极目远方,想象着恋人曾经居住过的高楼。“天涯”一词表达了远离之意,“百尺”则表达了高耸之感。这四个字虽然通俗,却展示了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而“人在楼中否”一句,则点明了他所思念的人就在那座高楼之中。从语气上看,他们已经相别很久,没有音信,彼此的情况都不了解。只是一句自言自语的问话,却表达了他对所爱之人深深的情意。

上片歇拍时,词人只是简单地提到了他所思念的人,没有具体描写她的形象和行动。过片的两句则延续了前面的意境,描写了过去在楼中相聚的情景。“四和”指的是一种香名,也称为四合香。“金凫”则是指鸭子形状的铜香炉。“双陆”是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相传是三国时曹植所制。词人通过这两句描写,勾起了过去在楼中相聚的美好回忆。

整首词通过描写春日的环境和词人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秦湛独特的表达手法和峭健的气韵。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思念和情意。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对春日和所爱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给人以温暖而动人的感受。 《卜算子·春情》赏析详情»

隋代诗人秦湛的照片
秦湛

秦湛,字处度,号济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他是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儿子。秦湛曾担任官宣教郎,并于绍兴二年(1132年)被派往常州担任通判。四年后(1134年),他退休了。

秦湛在年轻时就对学习非常热衷,同时也擅长绘画山水。他的词作《卜算子》一首被收录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中。关于秦湛的生平和其他作品的详细信息目前不得而知。

猜您喜欢

卜算子

唐代 吕岩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卷尽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
供养及修行,旧话成重省。豆爆生莲火里时,痛拨寒灰冷。

卜算子·感旧

宋代 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卜算子

宋代 朱敦儒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趓。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