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原文赏析

  • jiāng
    nán
  • [
    nán
    beǐ
    cháo
    ]
    liǔ
    yùn
  • tīng
    zhōu
    cǎi
    bái
    luò
    jiāng
    nán
    chūn
  • dòng
    tíng
    yǒu
    guī
    xiāo
    xiāng
    féng
    rén
  • rén
    fǎn
    chūn
    huā
    yìng
    wǎn
  • dào
    xīn
    zhī
    zhī
    yán
    xíng
    yuǎn

原文: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相关标签:女子思念委婉怨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水中的小洲上,一个妇人正在采摘白蘋,江南的太阳温暖地照在水边。
在洞庭湖的那一边,有一个归乡的客人回来了,曾经与丈夫在潇湘之畔相遇,他给我带来了他的消息。
思念的人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回来呢?白蘋花已经掉落,又一个春天即将过去。
归乡的客人没有提到丈夫结交新欢的事情,只说路途太遥远难以返回。

注释:
汀洲:水中的小洲。
白蘋:水草的名字,谷雨时节开始生长,夏秋之间开出小白花。
日落:也可以写作“日暖”。
洞庭:湖的名字,在长江南岸,位于湖南省北部。
归客:归乡的人。
潇湘:水的名字,潇水和湘水在湖南省零陵县以西汇合,称为潇湘,后来也可以泛指湖南地区。
故人:指女主人公的丈夫。
春花:这里指春天和白蘋,与第一句的采蘋相呼应;春花也可以写作“春华”。
复应:再次带来。
新知:指丈夫结交的新欢。 《江南曲》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久违的忧虑和思念之情。她不知道丈夫的近况,只能通过归客传来的消息得知一些情况。她希望丈夫能够带来一些好消息,但同时也意识到丈夫在远方行踪不定,她对此感到心痛和无奈。诗的结尾两句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心情,她感叹自己无法得到丈夫的消息和快乐,只能默默地等待和思念。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景致和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温婉而深沉的女性情感。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期待。整体上,这首诗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情的主题,展现了江南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忧虑,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感动。 《江南曲》赏析详情»

柳恽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他是南朝梁著名的诗人、音乐家和棋手,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

在梁天监元年(502年),萧衍建立了梁朝,柳恽被任命为侍中,并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人共同制定了新律。在朝中,他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以及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他还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以清静的政绩受到人民和官员的敬爱。

柳恽在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去世,享年53岁。他被追赠为侍中和中护军。

猜您喜欢

夜合花·柳锁莺魂

宋代 史达祖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
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 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河中之水歌

南北朝 萧衍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南北朝 佚名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