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原文赏析

  • lǐng
    shàng
    féng
    jiǔ
    bié
    zhě
    yòu
    bié
  • [
    táng
    dài
    ]
    quán
  • shí
    nián
    céng
    bié
    zhēng
    xiāng
    féng
  • shǒu
    xiàng
    chù
    yáng
    qiān
    wàn
    fēng

原文: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相关标签:离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十年前我们曾经分别,在漫漫征途上再次相遇。驱马作别又将去向何处?看那夕阳下的万壑千峰。

注释:征路:远行的路途;征途;行程。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鸡戒征路,暮息落日分。”路,一作“旆”。

“马首”句:马头的方向,即将驱马而去的方向。马首:马头。《仪礼·士丧礼》:“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门外见马首,不哭。”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和主题。根据内容,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无法确定,而诗中提到的“久别者”也无法确定是谁。从诗的意境来看,这是诗人与一个十年未见的故人重逢后又要分别时所产生的感慨和情感的表达。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重逢和分别的情景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绪和思考的结果。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中常常遭遇的别离和重逢的情感,以及在这种情感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思考。

诗中的描写非常朴素,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但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描述久别重逢后的离别情景,诗人展示了人生中的无常和变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离别。诗中的马首所向和夕阳千万峰的描绘,给人一种广阔而寂静的感觉,暗示了前路的未知和不确定性。这种景象与人生的旅程相呼应,使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将离别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融合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以平淡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人生中常常遭遇的别离和重逢的情感,以及在这种情感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思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不仅能够感受到离别的伤感和迷茫,还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方向。这种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权德舆的照片
权德舆

权德舆,字载之,出生于759年,出生地为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后迁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他是唐朝的文学家和宰相,也是起居舍人权皋的儿子。

权德舆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曾担任诰九年的职务,并三次参与贡举考试。他的地位逐渐提升,历任卿相,在贞元和元和年间享有盛名。

然而,权德舆的生平并没有详细记载他的死亡日期。根据历史资料,他去世于818年,享年59岁。权德舆在他的一生中为唐朝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使他成为当时的知名人物。

猜您喜欢

放歌行

唐代 权德舆

夕阳不驻东流急,荣名贵在当年立。青春虚度无所成,
白首衔悲亦何及。拂衣西笑出东山,君臣道合俄顷间。
一言一笑玉墀上,变化生涯如等闲。朱门杳杳列华戟,
座中皆是王侯客。鸣环动珮暗珊珊,骏马花骢白玉鞍。
十千斗酒不知贵,半醉留宾邀尽欢。银烛煌煌夜将久,
侍婢金罍泻春酒。春酒盛来琥珀光,暗闻兰麝几般香。
乍看皓腕映罗袖,微听清歌发杏梁。双鬟美人君不见,
一一皆胜赵飞燕。迎杯乍举石榴裙,匀粉时交合欢扇。
未央钟漏醉中闻,联骑朝天曙色分。双阙烟云遥霭霭,
五衢车马乱纷纷。罢朝鸣珮骤归鞍,今日还同昨日欢。
岁岁年年恣游宴,出门满路光辉遍。一身自乐何足言,
九族为荣真可羡。男儿称意须及时,闭门下帷人不知。
年光看逐转蓬尽,徒咏东山招隐诗。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一作柳谷汧故居)

唐代 权德舆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七夕

唐代 权德舆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