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汉柏唐槐,只陌上荒尘,长掩斜照。
却访青门,双树绿阴寒罩。
墙外碧玉交枝,浑不似、闰年生小。
想向来、阅过沧桑,相伴岁寒三老。
曾经御辇鸣鸾到。
问游仙、梦痕谁扫。
吹香密叶藤花外,古寺临官道。
看尽灞上柳条,兵火后,依然春好。
比六榕蛮地,空杳霭、云昏晓。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是晚清时期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担任肃顺家庭教师,并进入曾国藩幕府工作。1880年,他来到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之后,他先后在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和南昌高等学堂担任讲师。他还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职位,并被加封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他担任清史馆馆长。他的著作包括《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王闿运于1916年去世。
落蕊化萍,秋香粘粉,深深庭院寒浅。
旧巢归乳燕,万柳丝轻款。
残躯杜门自惯,最难禁、梦回孤馆。
一缕幽怀,数行闲泪,休检带围眼。
谁催岁华轻换?
隔晴窗尽日,莺语零乱。
酒消人定后,蓦忆凝神面。
东风笛里秋千外,记当日、西园初见。
山黛远,帘前路,春魂渐暖。